【道教通俗谈】闵智亭:“对老子的“神化”
时间:2016-01-06    来源:八仙宫弘道部整理    

   对老子的神化,不在道教创立之后,而是在道教创立之前;不是“五斗米道”神化老子为教祖,而是神化了的老子给“五斗米道”送来了教祖。此说可据一些史传资料证明之。

  
老子是道家思想集大成者,《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总结,属道家哲学思想著述,本非宗教神学著作,所以汉初老子只是黄老道家学术治世之道。由于汉武帝时董仲舒宣扬儒家的“天人合一”说倡兴和谶纬学的兴起,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的衍化,汉初用作“南面术”治世的黄老道,到了东汉逐渐演变成了宗教化的“黄老道”。汉初神化的黄帝和老子都是人,到了东汉都成了神。推尊老子神化为神的最早文献,是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作过重泉令和元和年间(公元84-86)作过益州太守的王阜所作的《老子圣母碑》,碑文说:“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太初”、“太素”之名见《列子·天瑞篇》:“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王阜说老子就是道,那么,道,是什么呢?我们看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中“黄帝四经”的《道原》是怎么说的。“恒先之初,迥同大(太)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为名,广大弗能为刑(形),独立不偶,万物莫之能令……”唐代吴筠在《玄纲论》中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这和《原道》之意是一致的。
  
称老子为“老君”,见于《后汉书·孔融传》:“(孔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老君”是对老子神化后的尊称。
  
东汉末出现的《老子想尔注》中说:“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给楚王英的诏书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后汉书·楚王英传》也说“英晚年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后汉书·桓帝纪》和《后汉书·祭祀志》都记有桓帝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165)使中常侍之陈国苦(音hù)县祠老子。九年,亲祠老子于濯龙宫,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
《隶释》卷三,记有桓帝(147—167)时历任显官,后又“入拜尚书令”的边韶所作《老子铭》,《铭》文说:“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降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榘三光,四灵在傍,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度世,自羲皇以来,世为圣者作师。”
 
我们知道,张道陵在东汉顺帝时(125—144)在四川鹤鸣山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书二十四篇创“五斗米道”;张鲁于初平二年(191)才取得汉中,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地区性政权。近三十年,根据上引资料和年代考证,人们对老子的神化或在“五斗米道”出现之前,或在同时而稍早一些。这就说明,道教把老子奉为教祖,奉为“道”的化身。信仰老子之“道”,不是道教徒为“抬高”自己拉来的,而是顺从人们对老子的崇拜,由人心所向而来的。
 
有学者说:道教的形成是受佛教的影响,是学习佛教。这种说法,只能是对道教没有研究,对民族文化心理也没有研究的一些臆断和对后世道教中出现的一些与中国化了的佛教形似的现象的偏见。道教在东汉形成,有自他的历史原因,也有他的社会原因。道教一开始就是以华夏民族的风俗礼仪和西南少数民族的习俗演成自己的宗教仪范,坛、靖之设,是道教徒进行宗教活动场所,坛、靖中只设木主或悬挂神像。在教义上也没有地狱、轮回之说,而是认为人死后“气化清风肉化泥”,魂升天界,魄入黄泉,即上游碧落下入黄泉。至于“因果报应”,也只讲“承负”关系,不讲“报应”。唐以后道教才普遍讲地狱轮回、报应等说,这是吸收佛教学说的宗教导人向善的“外为中用”。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是依附道教的,“菩提”汉译为“道”,佛教徒也不称“和尚”,而是称作“道人”。道教精神始终维护着华夏民族文化的尊严,宣扬民族文化高于任何外来文化,但是道教徒并不闭关自大,而是以其博大的容纳性和溶化性吸收外来文化为己所用。

相关热词搜索:老子

上一篇:【道教通俗谈】闵智亭:“道教”怎样成了宗教名称
下一篇:【道教通俗谈】道教的宗教哲理是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