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义对传统道教的更新
时间:2016-01-31    来源:八仙宫弘道部整理     作者:闵智亭

全真道以「三教同源」说,广开方便之门,收纳了大批知识分子,如「七真」,随丘长春去西域的「十八宗师」,马丹阳门下号称「十大解元」的十大弟子,皆读书种子。知识分子涌入道教,自然使道教教风为之一新。这不但革新了旧道教进而发展了道教,同时挽救了北方汉民族倒悬之苦,还保留了北方汉民族文化。

传统道教自南北朝寇谦之、陆修静改革、整顿后,历隋唐五代宋的漫长岁月,尤其到北宋末年,已呈现不景气趋势。以符籙派为主流的道教,支派争流,一些道流徇末遗本,出现一些流弊,引起社会一些不好的舆论。作为有识之道教知识分子,不能不思其改革。对此,姬志真在《重阳祖师开道碑》中说:「原夫至道出自先天,太上卓尔立其宗,累圣袭而张其后,灵源妙本,既发而不蒙,出键玄关,大开而弗闭。从兹设教,代不乏人。然而顺世污隆,乘时步骤,去圣愈远,灵光不属。波澜既荡,异派争流,枝叶方联而纷华竟生。散无名之大朴,遗罔象之玄珠,忘本迷源,随声逐色。正涂壅底,道间荒凉。由是圣人复起,究天元一气之初,洪造更新,应历数万灵之会,天挺神授而力拯颓网,祖建宗承而载维新纽、弃华摭实,授溺录迷。革弊鼎新而玄关复启焉。重阳祖师乃其人也……。」在以符籙为主流的北方道教中同时存在著以钟、吕金丹道的一派,如陈抟、刘海蟾等。王重阳是接受这一派的思想,以新的宗旨、修持方法对旧道教进行了大量的改革,进一步把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贯彻到教义中。正如徐琰所撰《广宁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所云:「道家者流,其源出于老庄,后之人失其本旨,派而为方术、为符籙、为烧炼、为章醮,派愈分而迷愈远,其来久矣。迨乎金季,重阳真君不阶师友,一悟绝人,殆若天授。起于终南,达于昆崙,招其同类而开导之,煅炼之,创立一家之教曰全真。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之宗。老氏所谓「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庄生所谓「游心于淡,合气于漠,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外天地,遗万物,深根宁极,才全而德不形者」,全真有之,老庄之道于是乎始合。重阳唱之,马、谭、刘、丘、王、郝六子和之,天下之道流祖之,是谓七真」。全真派大师们在修持和处世观上以「苦己利人,普渡众生」为「功行」。这是直接从道家思想继承下来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告孔子「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孟子变此意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丘长春变此意为「或为教门努力大起尘劳,或为心地下功全抛世事。」全真教继承道家这一「出世」、「入世」兼用处世观「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表现出了全真教义的开拓性。《北游语录》称丹阳以无为为主教,丘长春教人积功行,存无为行有为。丹阳之时,正值号称「小尧舜」的金世宗时代,长春中、晚年时代正值蒙古掘兴,铁骑纵横,杀戮惨重的战乱年代,正如他在《愍物》诗中所述「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忍气吞声死无语。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徒劳形,安得大千复混吨,免得造物生精灵。」其二云:「呜呼天地广开阔,化生众生千万亿,暴恶相侵不暂停,循环受苦知何级。皇天后土皆有神,见死不救知何因,下世悲心却无福,徒劳日夜含酸心。」《蒙鞑备录》谓:「鞑人攻城无不破,破则不问研丑老幼贫富逆顺皆诛之,略不少恕。」《元文类耶律楚材神道碑》「因汉人无用,不若尽去之,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也。」像这样的腥风血雨时代,丘长春应诏见成吉思汗。临见前提出「且道人从来见帝,无跪拜礼,入帐折身叉手而已。」这不能不说是丘长春之大节。丘长春磻溪六年,龙门七载,是他行的独善法,应诏西行,一言止杀,是他行的兼善法。正如姬志真《长春真人成道碑》所说:「囊者国初兴,天兵暂试,血流川谷,肉厌丘原,黄钺一麾,伏尸万里,马蹄之所及无馀地,兵刃之所临无遗民,玉石俱焚,金汤齑粉。幸我真人,应诏行在,微言再奏,天意方回,许顺命者不诛,指降城而获免,谕将帅以悯物,勉豪杰以济人。在急者拯以多方,遇俘者出以资购,婢僕之亡,从道者皆恕,卑贱之役,进善则放良,救人于涂炭之中,夺命于锋镝之下,使悛恶而从善,皆道化之弘敷也,天下之受庇者多矣。亦有不知其然者,虽利天下,不言所利,真人有之」。从丘长春的事迹看来,全真教义确实是《老子》思想的力行,《老子》说:「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功成不名有」,「功成名遂身退」,惟全真能行之。据《元史丘长春本传》「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馀,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当金元交替之战乱年月,中国人民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当时全真道士姬志真曾描述说:「比屋比诛,十门九绝。」那些漏诛残喘的幸存者,被元室列为最下等民族的南人、汉人,下降到社会地位还次于乞丐的儒士,其精神上的苦闷是可以想见的。丘长春去西域就是抱著「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致太平」的大智大勇,实现其弭兵济世的弘愿。

全真道士的苦节励行和教义上的门户大开,以及以金丹道清修为主改革符籙旧道教所取得的人们拥戴,全真门户成了战乱中丧家失所者及耻事于蒙古的有节之士,纷纷投入的「桃源洞天」。对此姬志真曾有诗云:「中原虎狼怒垂涎,幸有桃源隐洞天,流水落花依然在,诸君乘取断头船」(见《云山集》)。

总之,道教全真派创立,一是宋、金、元民族矛盾战乱的时代背景,二是传统道教随世应变。时代背景使全真从理论上大开方便之门,迎合儒、释、道三教门人心理,吸收了广大知识分子以及罹于战乱苦难的志节之士。传统道教之弊为人们所不满,但作为民族传统宗教,尤其是汉民族,为人心所向。经过全真大师们对旧道教的「拆洗」(马丹阳语,见王利用撰《马宗师道行碑》:「师谓门人来灵玉曰:『世所称衣服旧弊,重新洁者何名』,曰:『折洗』。师曰:『东方教法,年深弊坏,吾当往拆洗之』」),使道教面貌为之一新,大量知识分子涌入道教,对传统道教的革新,是全真派兴起,推动道教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关热词搜索:全真 道教 教义

上一篇:全真道派思想钩沉
下一篇:胶东是全真派的发详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