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乐道 ——“医”与“道”结缘的故事
时间:2018-06-01 来源:八仙宫网络平台整理
作者:郑维维
生来即为入玄门,亦道亦医济世人。
先住尘寰业小术,后皈大道重生身。
先住尘寰业小术,后皈大道重生身。
农历戊戌年四月十三(西历2018年5月27日)是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日子。我在吕洞宾祖师圣诞前夕,吕祖遇仙入道之地—— 西安八仙宫皈依道、经、师三宝,正式成为玄门弟子,好似脱胎换骨,重获新生。正如师傅所说,父母给了我们第一次生命,而大道使我们有了第二次生命。
来八仙宫皈依,是长久以来我灵魂深处的一个呼唤。去年(丁酉年)吕祖圣诞之际,我借年假来到八仙宫,可惜去岁没有皈依法会,我就领了皈依证回去。回到医院上班的第一天,同事就告诉我天津中医药大学举办第19届西医学习中医班开始报名了!天哪!这是吕祖显灵了么?给我多年来欲学中医却求师无门的迷途中开启了一线光芒。先由(西)医入道,再由道及(中)医,这个曲折的过程貌似复杂,实则是前定之数,该有的缘法。
当然,修行并不是为了这一场仪式,也不是只为了达到某一个结果。修行是一生一世,甚至生生世世的事。因为你所企盼的那个结果,或许竭尽一生也未必能够达到。我等凡夫,最怕就是在这么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保证始终如一而失去精进之心。尽管修成得道的希望渺茫,我辈既入玄门就不应再有道心退转;即使今生修不成正果,来生仍要秉持正法,继续精进。师父讲到这句话时,我突然就掉下眼泪,这是在我心中存念已久的想法,是道心契合的莫名惊喜。
皈依仪式庄严而又神圣。那一刻,当心灵亲近仙乡、远离尘樊之时,我猛然意识到心底深处尚有许多恶念未除净,只不过在尘日久了,已经习非成是。方知修行非易事,开悟容易,躬行却难。尤其我辈在家修行者,看过的经典、读过的道书、参过的玄理…… 只要一日不温、一日不悟,随时都有可能被湮没回滚滚尘劳之中。大道无影无形,师父亦不能常伴身边,唯有经典可以日日持诵。通过勤修经典,以经为师、以戒为师,功深缘俱时,亦可开拨智慧,妙理自明。身已入玄门,道心要坚固,抛弃以往恶念和疑虑,一心皈依道经师,之死靡他。更不忘时时观照内心,净化身口意三业,自然善芽增长,日臻圆明。
这些是师父端坐开示所讲。怹愿弟子们能够做到包容万物,慈心下气,这样不仅可以慈悲众生,还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在这个相火不位的世界里,人心总是向上浮动,对应的许多疾病状态就是心火上亢、肾水下寒。上实下虚,就是因为这个“气”呆在上面下不来。只有做到“下气”,才能引火下行,使相火归位,达到水火既济。师父的开示语中隐含了道家性命双修的机要,不管外界如何纷扰,我辈都能慈心下气,意守丹田,像大海一样包容一切。“心”不往上“串”,自然就无“患”。
这些道理医理,我之前根本不懂。虽然西医学了8年,又从业9年,直到1年前接触中医,我才开始慢慢明白“心”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治病不仅仅只有手术、放疗、化合药这几招。我曾经懊憹当初年幼无知的自己,为何要弃大道而习小术,在西医领域挣扎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几年研究传统文化,突然间有了种找到真爱的感觉,我知道自己该是时候回归大道了。
然而因缘似乎并不那么殊胜,中医最要紧的师承和临证,在我们西医院里便成了传说。困难重重之下,我也曾心生过退转,焦虑彷徨亦不在话下。好在大道慈悲,随缘度化,使我每次起心动念之后,依旧还是坚守如故。学医如同学道,不是为了得到某个结果,而是今生一定要勤苦不怠努力精进的过程。不管顺境如何、逆境如何,都当做魔考道试,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医乃道之绪余,医者更应时时不畏难,刻刻不惧苦,奉行真善美,随缘救助而不囿于客观条件。
带着对八仙宫的恋恋不舍,我回到了天津,有种离开仙窟回到尘网的感觉。虽然只能暂业小术来充养色身,但愿心中那个大道,能够一直指引我念念不忘本心,脚踏实地从事本分工作,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随缘供养天地人,救度一切众生。
相关热词搜索:居士
上一篇:坚持信仰并传播善行
下一篇:溯本清源,还原本来的“天蓬元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