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二十四期:问道、问礼、求法、修道 ——先秦道教故事的思想意义解读
时间:2017-08-13    来源:西安八仙宫网络整理     作者:王宝坤

     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尧让天下于许由、周穆王西游拜会西王母、孔子问礼于老子等,这些早期的关于道家思想史料的记载,后代学者们集中于考证其真伪,而忽视其道家思想内涵的探讨。其实,这些遥远的传说,往往昭示着一些深邃的道理,没有深入地去体会,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这些记载的深层意义,希望对人们理解中国早期道教历史有一定的启示。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史学非常发达的国家,自上古轩辕黄帝时代至今日,历朝历代都有修史的活动,并形成 “ 盛世修史 ” 的传统。而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修史活动主要是以儒家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儒家史官在修史时,要对史料甄别和选择,道家、佛家的史料不断被淡化、被排挤,在正统的史书中,王朝更替、治乱兴衰、典章制度、田亩赋税等是大事,王侯将相、文人学士、孝子烈女等是主角,而清静无为的道家及道家人物、学佛求法的佛教人物、相应的道教历史和佛教历史,史料记载非常有限,几乎成了史书的点缀。特别是早期的道家和道教的历史,被深深地埋没于历史的深渊之中。而道家人物追求清静无为,隐姓逃名,在生存的当世,就无意于世间功名,更不可能考虑去名垂青史,道家的典籍、论著也只是在山林间师徒相授,代代相传,像老、庄这些人的著作能流传于世,实属不易。没有史料的记载和出土文物的证据,没有人敢说早期道教的历史是怎样的面貌。但是,文字的记载,相对于广袤的历史长河来说,只能是一鳞半爪,几朵浪花而已,根本不能展现历史的全貌。没有载入史册的亿万劳动民众都有自己一生一世的经历、自己的家庭、自己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时辰,这些都没有资格入史。但是,现今的人类有数十亿,都是由上古一代一代繁衍生息而来的。没有一部历史书能够全部记载这些历史,那么,对史书还能相信多少呢?
    在先秦的各类典籍中道家的史料相对较少。专门的史料仅有《道德经》和《庄子》,其余诸子百家中也有一些零星资料。儒家曾说 “ 六经皆史 ” 。其实,《老》《庄》两书对于道家而言,也是道教的史书。特别是《庄子》一书,记载了很多求道、问道、求法、学道、修道的的意义的史料。不能仅仅看作是神话传说。如“黄帝问道于广子”、“尧让天下于许由”、《史记》所载 “ 孔子问礼于老子 ” 等,都各自有甚深含义,但都表明了中国古人对 “ 道 ” 的极端重视态度, “ 道 ” 是当时古人的终极性价值追求,与无上的 “ 道 ” 相比,世间万物都是不足挂齿的,从中可体会出古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出自《庄子·在宥篇》,这段寓言讲述轩辕黄帝在平定天下之后,两次西上崆峒山,问道广成子的经过。寓言所讲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另当别论。原文较短,谨录数段如下: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 “ 吾闻夫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 ”广成子曰: “ 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 ”
   黄帝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
   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 “ 吾闻夫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 ”
   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
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
   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
   这段寓言讲述黄帝在立为天子治理国家十九年后,听说崆峒山有道人广成子,便萌发问道之心,两次西上崆峒山,造访广成子。第一次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文中似乎表明了黄帝的用心,以帝王的身份和胸怀,致力于为苍生谋福利,更像在问“治国之道”,而非“至道”;所以,广成子并没有认可,认为黄帝虽然拥有天下,贵为帝王,但 “ 奚足以语至道 ” ,拒绝了黄帝的请求。
   通过初次拜见广成子,黄帝似乎明白了什么道理,于是回来辞去了帝王的职务,专门搭建一间简易房子居住,以茅草为席,闲居三个月的时间,不管天下有多大、财富有多少、山川有多美、人民有多富,一个 “ 捐 ” 字,全部放下,似乎是让自己忙碌的心歇息下来,清净下来,再第二次朝拜广成子。
   第二次黄帝 “ 膝行而进 ” ,毕恭毕敬地向广成子问道,问道的心态调整到位了,所问的内容也变得简明扼要了: “ 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 ” 而此时广成子 “ 蹶然而起 ” ,也没有多余的客套话,只是对黄帝要问的问题赞叹了一句, “ 善哉,问乎! ” 然后直奔主题,“ 至道之精 …” 至于 “ 至道 ” 的内容,不敢妄评。关键在于师徒之间的对话已然表明了很微妙的意义。所以, “ 道 ” 在这里显示出了至高无上的价值, “ 问道 ” 之心态,也应当是放下世间的一切物欲追求,不为 “ 天下 ” 所累的时候,还有什么能够比“天下”更重要的东西呢。这也许就是庄子讲解 “ 黄帝问道于广成子 ” 这个古老意象的本意吧。
  “尧让天下于许由”,也是《庄子·逍遥游》篇中的故事,尧是上古时期一位帝王,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可是,当他看到一位修道的隐士许由时,若有所失,觉得“天下”远没有“道”更值得去追求,所以,就想把天下让给许由来治理。而许由更具有 “ 道 ” 的智慧和认识,既然已经以“道”来立身,“予无所用天下为?”还要天下有什么用呢。他还说: “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 修道人的生活极其简单,物质追求在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之外,没有什么意义。这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昭示出 “ 道 ” 的价值要远远高于 “ 天下 ”的价值。这也许是现代学人所推许的,中国文化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 孔子问礼于老子 ” 出自司马迁《史记 · 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如下: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 “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
    道家最重视的当然是“道”。在春秋末期,高度文明的周王朝礼崩乐坏、日趋没落,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很多思想家都在提出自己的治国救世的方略,各邦国也在励精图治,但抓纲治国,不知 “ 纲 ” 是什么。孔子认为,要 “ 克己复礼 ” ,所以,要去周王朝国家图书馆、应当是国家典藏制度、礼制文献所在之处,也可能是查阅资料,结果遇见了掌管典藏文献的官吏——老子,两人有一番交流,没想到成了中国思想史上儒、道的第一次对话,因为孔子是邦国里的官员,老子是中央的部级官员,对话有点不平等,所以,只有老子说的话,没有孔子的对答,但孔子回去后有几句感言。在《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好像有两次去守藏室查资料,所以,和老子有两次对话。意思大体一致。
   老子以 “ 道 ” 为最高原则,如果以 “ 道 ” 行天下,从帝王将相到老百姓,都以 “ 道 ” 来立身处世,天下无为而治。而孔子逆社会发展方向而动,只想 “ 复礼 ” ,抱残守缺、教条主义,不知时过境迁(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所以,这段对话就包含了这样的意义。
   从“道”的原则出发,是灵活的,是对症下药,因病与药。孔子也可能体会到老子的意思,说老子像 “ 龙 ” ,龙能隐形变化,能顺应人心的变化而变化,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将“ 道 ” 运用于社会的治理,也绰绰有余。不但应用与社会治理,对于个人的修道也是同样重要而兼而有之,这个意义对孔子来说,不言自明。但是,孔子身为鲁国的官员,这个身份是有局限性的,限制了他对 “ 礼 ” 的超越而达于“ 道 ” 的高度,他不能 “ 捐 ” 去这个身份,不能放下这个贵族地位,因而,未能和老子达成默契。
   “ 黄帝问道于广成子 ” 始终是道家文化历史发展中一个历久不衰的热点话题,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思想史事件,这段寓言蕴含了道家思想的根本理念,这段寓言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庄子学派,体现出战国时代道家人物对“ 礼崩乐坏 ” 社会大变革时代的深刻认识,也包含了道家思想中拯救社会、挽救世道人心的文化战略和治国方略。道家思想中这些具有终极意义的理念,对今天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依然具有现实的针对性,现实意义极强。
 

相关热词搜索:求法 道教 门道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二十四期: 磻溪宫掠影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二十四期:老子养生思想对现实人生的指导意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