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三十二期:小故事大道理(七则)
时间:2019-07-14    来源:八仙宫网络平台整理    


仁者得寸还尺
 
      宋仁宗赵祯在位时,高丽国每年都会定期向大宋朝贡。有一年,高丽却没有派人来华朝贡。在一次朝会上,说起这事,大臣们愤愤不平,要求出兵教训高丽。有大臣建议说:“陛下如果对高丽太仁慈,他们就会得寸进尺,以后再也不会向我朝朝贡了。”
      宋仁宗回答道:“这只是高丽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高丽之前每年都向我朝进贡,得寸的应该是我们,如果我们因为一点贡物而对高丽大动干戈,那就是我们得寸进尺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但不能得寸进尺,还要得寸还尺。”
      宋仁宗了解道高丽国当年发生旱灾,颗粒无收,很多人因此饿死。所以,他决定免去高丽国三年的朝贡,并且从粮库拿出一些粮食运往高丽,救济那里的灾民。仁宗在位一直保持着与高丽的良好关系。西历1063年,当54岁的仁宗辞世的消息传到高丽时,高丽国王握着大宋使者的手失声痛哭道:“兵革不扰多年,帝宽仁矣!”
      人际交往中,我得人一寸,必还人一尺,我们身处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敢于说真话
 
      晋朝,王含任庐江郡太守,但他贪赃枉法,声名狼藉。其弟王敦为了袒护他的哥哥,有一次特意在大家面前赞扬说:“我哥哥王含在庐江的政绩很好,庐江名士都称颂他!”当时,在座的还有王敦手下的主簿何充,何充听到这句话后严肃地说:“我就是庐江人,但所听到的和你说的不一样。”王敦哑口无言。旁人都替何充捏一把汗,但他却十分泰然,神态自若。
      敢说真话是一种境界,敢于当着说谎者说真话是一种大境界。生活中,为了炫耀自己或隐瞒真相,我们经常都会说些大话、假话。有的时候是不得已,更多的时候则是为了那可怜的面子问题。
      而说真话就是不再掩盖自己的弱点,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不再害怕别人的嘲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提高自己的素质上,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学而不厌,方获真知
 
      孔子不但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而且还精通乐曲。他曾经向师襄学习弹奏古琴,在练习一首曲子时,孔子对师襄说:“我知道这首曲子怎么弹了,可是还没完全掌握指法。”孔子继续练了许多天,师襄又说他弹得可以了,孔子说自己尚未领略到乐曲的主旨。又过了很久,师襄认为孔子确实弹得可以了,但孔子认为自己虽然弹得有点样子,可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还是不满足。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请师襄来听琴。一曲既罢,师襄感慨地问:"大概你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孔子兴奋地说:"是的!此人身躯魁梧,脸庞黝黑,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莫非是周文王吗?"
      原来,这段琴曲的曲名就叫《文王操》,孔子反复地弹奏这首曲子,直到体会出曲子所要表现的主题才罢手。学习看似简单,要学好可就不容易了,我们要学习不厌学习的精神,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
 
 
人生需要乐观的心态
 
      西历1079年,东坡居士苏轼被朝廷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达黄州后,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自弃消沉。一方面他自力更生,开荒种地;一方面他怡情山水,感慨古今,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作品。比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他并没有一味的沮丧和消沉,即使处于恶劣的环境,却无法撼动那种乐观、豪迈的心境。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味地沉入不如意的忧愁中,只能使不如意变得更不如意。既然悲观于事无补,那我们何不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呢?一旦迈过了那道坎,总能重新找回和认定自我,继续保持一如既往的乐观和豁达。
 
 
家庭和睦的秘诀

      张公艺是隋唐时期人,他的家里九代同堂,住在一块不分家,和气兴盛。张家祖先从北齐开始得到当时人们重视,都表扬这户人家能和睦共处,足以成为邻里的典范。直至唐高宗时,这户人家依然兴盛。有一次,唐高宗前来拜访张公艺,问他:“为什么你们这一家可以和乐融融,这么多人都能居住在一块呢?”张公艺说:“一个家庭一切都得利于‘忍’。”
      如果一个家庭彼此之间不能相互包容,就会相互争吵,彼此不能同心协力相互合作,不愿意努力生产,家庭就不能蒸蒸日上,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每个家庭成员都能积极为家里做贡献,平时互相协助,都能用这个‘忍’字,做到礼让理解,那么家庭当然能和睦兴盛。
 

利用空闲时间提高自身
 
      董遇,字季直,三国时期著名学者。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入山打柴,背回来卖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有人感叹自己没有时间读书,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的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每个人都很忙:忙着工作,忙着聚会,忙着玩手机。悲哀的是,很少有人愿意把时间分给读书这项活动。我们的时间哪去了?我们真的是因为没有时间而不看书吗?
 
 
不要放弃独立思考
 
      韩非子讲过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要教给燕王“长生不死”的方法,燕王派使者去学习它,派去的使者还没有学成,这个人就死了。燕王大怒,惩罚了使者。燕王不知道被人所骗,反而怪罪学习的人学成太晚。
      相信不正确的东西,责罚没有罪过的人,都是缺乏仔细考察造成的祸患。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社会热点、资讯视频等碎片化的信息,更容易轻信一些“科学的谣言”,不加思考,人云亦云。久而久之,观点是别人给你的,价值观也是别人给你的,获得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浅层信息,而失去的却是自己的见解判断和思考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三十二期:坚持务实上进,自有丰厚的收获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三十二期:做事先做人,拥有好人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