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三十九期:浅析《道德经》中的“慈俭兴家”思想
时间:2021-04-27    来源:八仙宫网络平台整理     作者:林信銮


【摘要】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老子把遵道而来的道德修养总结为“三宝”: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让)。其慈、俭、让是道的德性体现。也是老子要告知后世人们“养生治世”的法宝。根据(魏)王弼提出的“身国同治”思想来浅谈一下“慈俭兴家。”是因为老子的“慈、俭”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生命的升华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 慈  俭  兴家
 
      《道德经》六十七章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爱百姓如赤子[河上公注]),二曰俭(赋俭若取之于己也[河上公注]),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以为仁,故能勇于忠孝也。[河上公注]);俭故能广(天子身能节俭,故民日用广矣。[河上公注]);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今世人舍慈仁但为勇武也[河上公注]);舍俭且广(舍其简约,但为奢泰[河上公注]);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夫慈仁者,百姓亲附,并心一意,故以战则胜敌,以守卫则坚固。[河上公注])。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天将救助善人,必与仁慈之性,使能自当助也。[河上公注]) ”
本文便讨论的是《道德经》此章中的“慈、俭”思想与“兴家”之间的关系。
 

      “慈”从心,兹声;《说文》曰“慈,爱也。”“兹”是草木茂盛,“兹”与“心”合起来的意思是有帮助人苗壮起来之心。许慎把“兹”理解为“爱”。郑玄注:“慈幼,谓爱幼也。”可见,“兹”最早的含义是与“爱”密切相关。“兹”的含义由“爱”这个基本义生成出多个引申义。     
      “慈”在《道德经》中一共有七个用例。具体而言,有五个是单独使用的,而且集中在第六十七章;其他两个用例是以“孝慈”的形式出现的。分别是“六亲不和,有孝慈”、“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世间万物的兴衰生灭皆由道主宰着,因为万物皆禀道而生。《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顺道者昌,逆道者亡。如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样。《道德经》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得道圣人告诉我们要效仿天地之德,修身与治国才能顺利。那么天地之德性体现在慈爱方面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呢?
      天地的慈爱是一种道生德蓄,天覆地载,无居无恃,利而不害使万物自然生长的情态。《道德经》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法天地之慈爱来教导君王治国理身的方式,是无为不争,忍辱含垢,善信无弃以及恬淡慎战。
      《道德经》云:“爱国治民,能无为乎?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就像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不妄为,法令兹彰,盗贼多有的慎刑法典律。这些是道家对慈爱治世的理念,那么儒家对慈爱治国的是如何看待的呢?
      “慈”帮助君主王天下。《吕氏春秋》中有记载:“桀既奔走,于是行大仁慈,以恤齡首,反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夏商两朝换代之期,商汤对广天之下施行“大仁慈”政策,体恤慰劳征战的士兵、推荐选取有贤才良德的人。政策以慈爱百姓、顺应民心为出发点,最终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使百姓都来投靠他,帮助商汤建立新的王朝。
      慈,强调的是柔弱、谦下、不争的德性。正如《道德经》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外其身而身存,后起身而身先。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人能守弱,则谦恭待人,人必敬之——这种征服人心的力量,远远大于傲慢恃强、人或畏之的力量。慈,还隐藏另一种属性,那就是勇。如《道德经》云:“慈故能勇。”大道无情,运行日月。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道是无情却有情。以其无私不偏履正道而行。圣人为事合乎天道,自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心有正义,故能日以三省我身。“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唯心有大慈,为了家国天下,华夏儿女们虽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而在所不惜。
 

      “俭,約也。从人僉聲。巨險切。約也。約者,纒束也。儉者,不敢放侈之意。古假險爲儉。易。儉德辟難。或作險。”俭是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品德之一。《左传· 庄公二十四年》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里的“共”,是洪大之义。“俭”不见于甲骨文、金文,较早见诸儒家经典《尚书》。单从文字的含义讲,“俭”具有多层义蕴。“俭”在先秦典籍中,本义、引申义都普遍运用,根据不同语言环境将它释为:克制自己、不放肆;谦逊,谦让;简易,简陋;节俭,节省。到现代汉语中,“俭”的其它意义几乎不用,只有“节俭、俭省”义了。
      “俭”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范畴,产生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尽管各家各派学术见解不同,治国方略各异,但在财货的消费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传统俭德的崇尚。我们很早就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的古训,也深知“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把勤俭看作是国与家生存、发展的法宝。
      俭,就是节用,反对奢侈。如荀子所说的那样,俭就是用人的理智、理性来节制人的过分的感官欲望,节制人对物质消费的过分追求。中国古代就以“崇俭黜奢”著称,大多数思想家总是将节俭归之于善,将奢侈归之于恶,“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中国古代对节俭的颂扬和提倡概括起来不外两个层面: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从个体层面分析,节俭能对各种自发的物质欲望进行节制,从而奠定道德自律的基础。物质欲望的节制可以使人集中心力追求高尚的道德精神境界,而奢侈和纵欲会导致坚强意志和刚毅精神荡然无存。从社会层面分析,节俭造就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使社会稳定且具有凝聚力,国家能长治久安;而奢侈会使家庭、民族和国家的道德纽带被破坏,造成人心涣散,世风日下。在节俭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清廉,而在奢侈的温床上培育出来的则是腐败,清廉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推动力,而腐败则是国家尽失人心并灭亡的前奏曲。由此,尚俭构成了中华美德的重要内容。
      在《道德经》中是怎么描述俭德的呢?从“俭故能广”中,不然看出俭能养德。俭是道家的朴素无为,与民休憩的思想,才有大汉的文景之治,盛唐的贞观之治。从养生而言,俭是节欲,去甚,去奢,去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世人修身都应有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浩然正气。如果人们“舍俭且广”的话,会出现怎样状况呢?《道德经》给我们的启示是:“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就是过度消耗,于国而言,国库空虚,还要大兴土木的话是自取灭亡。于养生而言,精气神是人身的上品三药。我们要做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如果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我们通过分析得知,老子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因为慈所以能勇,勇于自俭身心,少私寡欲,衣食住行朴素而已。言有宗,事有君,凡事贵简不贵繁。贵简低调行事,与人不争,事成不居其功。何能不争,心慈故,只愿他人成。时刻收敛克制自己,不失为俭德。其中“慈”是基础,慈是人的秉性。在我们人生旅途中,我们“不武”、“不怒”,不以感情用事,就是慈德。“俭”与“不敢为天下先”则是“慈”的升华,三者共振,集中体现着人的高尚道德修养和最佳行为效果。
      通过前面对慈俭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慈、俭是兴家的必备条件。家,我们可以理解为身家及国家。从养生角度而言:慈是培养慈悲心,是效仿天地大德平等利物;俭是节欲保身爱惜精气神。国家从社会伦理道德的构建,慈是无为而治,以百姓心为重的君轻民贵思想。《道德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俭是反对铺张浪费,是物尽其用。“俭, 故能广”, 人要做到无私, 就必须克服私欲的膨胀, 限制对私欲的过度追求, 少私寡欲, 提倡节俭。老子反对过度的骄纵行为, 认为“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老子认为贪欲浪费不知道满足是人类最大的过错, 提倡知足常乐, 要把自己的物质需求限制在合理范围内, 只有节俭才能广积财富。“俭”与“啬”同义,“治人事天, 莫若啬” 。老子将“啬”奉为治国和修德养生的根本法则, 俭、啬是个人乃至国家长久生存之道。在老子看来,超过人的自然需求的奢华生活违背了“道法自然”的要求, 对人、对社会都是有害的。综合上述所说,君王能做到“慈、俭”治国就能国家昌盛,百姓做到“慈、俭”就能家庭和睦。养生而言,君民若能做到“慈、俭”就能寿享天年。所以说“慈俭兴家”并非空言。
 
(作者系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吕耀怀. “俭”的道德价值——中国传统德性分析之二[J]. 孔子研究,2003(03):109-115.
[2] 冯慧娟. 老子“三宝”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32-34.
[3] 老子道德经 王弼道德经注 作者(汉)河上公章句 唐子恒 点校 (魏)王弼注 边家珍 点校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4] 任怀国. 说“俭”[J].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03):16-19.
[5] 史芳杰. 老子“三宝”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5.
[6] 谢扬举. 老子慈爱思想辨析[J]. 中国哲学史,2012(04):62-69.
[7] 张颖. 老子慈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8] 许建良. 老子道家“慈”论[J]. 伦理学研究,2011(01):42-49.
[9] 任俊华.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勤”“俭”“慈”[J].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3,(01):4-5.
[10] 吴为为.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范畴“慈”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3.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三十九期:浅析道教导引术的分级层次——以张至顺道长长寿功为例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三十九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我省道教大有可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