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杂志》第六期:话说全真字辈谱
时间:2016-11-18    来源:八仙宫弘道部整理     作者:张方

    字辈谱,又称派字、行第、派序,最早是用来表明同宗家族世系血缘秩序的命名序列,它是我国宗法制在姓氏上的重要表现。字辈谱的功用是为了分尊卑,别长幼,防止别人冒宗。它大都是由吉利和喜庆的单字组成,一般连接起来为四字、五字或七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并带有一定意义,或体现本家族价值取向和美好愿望。
    字辈谱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但是,据正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是第一个采用字辈谱的帝王。而且,明代也是字辈谱规范与流行的时期。《明史•诸王世系表》载:“洪武中,太祖以子孙蕃众,命名屡有重复,乃与东宫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一字为一世。子孙出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金木水火土为序。”朱元璋厘定的这套取名方法相当特别,子孙皆为双字名,上一字取自字辈谱,下一字以五行为序,这样既可避免重名,又能保证昭穆井然。他的二十六子之名,皆从“木”字旁。明皇室从自第三代明仁宗起,则以统一的字派命名,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田,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此后,字辈谱在我国民间的宗族、行会、帮派与宗教团体中也开始广泛流行开来。
    全真道为金代王重阳所创立。虽然主张出家禁欲修行,但全真道非常重视师徒之间的宗法伦理。王重阳在开教之初即提出了物外结亲,以师代父,从而把教内的师徒关系纳入到宗法关系之内。后来,全真教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分化成各个宗派,这些宗派为了规范他们师徒宗法关系,并区别于其它派系,他们也开始制定了各自传承的“字辈谱”。全真教诸宗派在构建本宗字辈谱时,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法脉传承,进行一个向上的溯源,把本门开宗立派的时间定为全真派开创的金元时期。如七真之下,邱处机的法裔弟子便追溯邱祖为本派开宗祖师,形成“龙门派”,刘处玄门下为“随山派”,谭处端“南无派”,马钰“遇仙派”,王处一“嵛山派”,孙不二“清净派”,郝大通“华山派”。这些宗派又以龙门派势力最盛,分布最广。清代以来,民间便有“临济、龙门半天下”之说。
    全真道自王重阳仙逝以后,全真七子开始分门授徒,全真道内部派系之分化便开始存在。但当时只是强调师承的不同,并没有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派之分,全真道仍然是一个在“掌教大宗师”领导之下的统一整体。从现有的史料来看,金元时期,全真道并没有出现分化的宗派名称,更不用说那些旨在确立宗派认同、标明传承辈分的字辈谱了。目前,学术界也普遍认为,全真道的分化以及字辈谱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代。这是全真道在丧失政治强势支持的情况下所呈现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入明以后,全真道不受统治者所重视,发展逐渐从社会上层转入民间,原有的师承派系开始在各个地区独自发展,全真道整体认同也开始不断弱化。而各种全真字辈谱的出现则更能表明在金元时期形成的全真道此时已由统一的整体而分化为各个宗系的客观事实。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全真字辈谱是明嘉靖三年的“龙门派”字谱。它刻于河南济源市王屋山天坛顶的《天坛修造白斋道人张公太素行实之碑》碑阴。其碑阴上书“长春真人仙派传授图”标明本系为邱祖法脉,下刻二十字字辈谱“道德通玄净,真常守太清,一阳微复本,合教永延明”。这与当今所流传的龙门派字辈谱的前二十字几乎相同,应该是龙门字辈谱的早期形式。
    明清时期,全真道分化形成的各宗派,在经过一段时间传播与发展,又衍生出很多岔派。这一发展模式颇为类似树的分枝生长,生长最旺盛的主枝龙门派所衍生的岔枝也最多。如金山派,孙玄清所创,为龙门第四代玄字岔支,他们从玄字开始又重新构建了自己的字辈谱;还有阎祖派为龙门复字岔支;金辉派为龙门本字岔支;霍山派为龙门宗字岔支等等。除此之外,在这一时期各地还出现一些非七真门下的全真道派,如三丰派、纯阳派、老华山派(陈抟)等,这些派别也同样衍生了很多支派。以至于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全真道的宗派分支的字辈谱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全真祖庭十方丛林北京白云观珍藏了一本《诸真宗派总簿》,其中记录了清代至民国时期道教各宗派创派祖师的姓名、简历和字辈谱。这里面除了全真道宗派之外,还收录一些正一的字辈谱,共计有一百零二个道派之多。这种记录各种道教字辈谱的总簿在辽宁铁刹山与沈阳太清宫也有发现,内容与白云观所藏大致相同。这些总簿的产生与全真道十方丛林的云游挂单制度有很大关系。据说云游道士在全真道十方丛林挂单时,迎宾知客要据此考问其派系和来历,以防世俗闲杂之人混入教门,因此,背熟本宗派字辈谱,成为每一位道士的入门功课。但《诸真宗派总簿》也未能涵盖所有全真宗派,其记录的字辈谱仅仅是清代民国时期到京师白云观挂过单的道派,一些地处偏远地区的全真小道派,《总簿》中失载的也有很多。笔者去年在甘肃兰州作调查时,就发现当地有一支名为“铁祖宗派”的全真道派,据云为道号元阳子的道士所传,留传字辈谱为“清道玄中央,心存太乙精,若能宏志元,必克达天庭。惟有合真教,法乃常流行,大德无为理,净正通三界。师宝升仙简,峰岩洞铭翁,弘轰传昆卷,光元体璧山。观钵玄法教,庵心应太和,牌令晶阳锽,符云真悉灵。”这一全真道派在甘肃、宁夏一带均有流传,但是在《诸真宗派总簿》中却没找到任何记录。
    总之,字辈谱一方面作为全真诸宗派之间用以互相分判的标志,同时另一方面在本宗系中又可以区分不同辈分,这也是成长于中国宗法性社会中道教的本土特色。
 
 

相关热词搜索:全真 道门 话说

上一篇:《玄门道语杂志》第六期:张果老:肯教踪迹掩红尘
下一篇:《玄门道语杂志》第六期:弘道楷范:全真道祖师的谦和、仁慈、宽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