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八仙宫信众手册》(五十一)道教格言 一、修养
时间:2016-01-01    来源:八仙宫弘道部整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三十三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道德经》六十八章

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心死方的神活,魄来然后魂昌。

——《群仙要语篡集》

口中语少,腹中食少,心中事少,夜间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必了。

——《论八关节》

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道德经》六十七章

欲求长生者,……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仁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太上感应篇》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而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易•系辞下》

人而无仪,不死为何?

——《诗•庸风•相鼠》(注释:人丧失尊严,不死做什么。仪,仪表。这里指人的尊严)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礼记•中庸》(注释:克服缺点错误应该靠自己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上不能埋怨天,下不能责怪人,只能怪自己。)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注释: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知道耻辱的人,离勇敢也就不远了。)

祸莫大于不知足。

——《老子》四十六章(注释:没有任何灾祸比贪得无厌带来的灾祸更大。)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五十六章(注释:聪明的人不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并不聪明。知同“智”。)

圣人被褐怀玉。

——《老子》七十章(注释:圣人穿的是粗布衣服,身上却揣着宝玉。褐,粗布衣服。)

非物足财,是无足心。

——《墨子•亲士》(注释:不是财物不能满足需要,而是个人欲望没有止境。)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注释: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忧虑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注释:君子通晓的是仁义,小人通晓的是财利。)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注释:发财与做官,是人所贪欲的;如果不是以正当的方法得到,君子不接受。)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注释:君子以自己没有才能为病,不以别人不了解自己为病。)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注释:人不可没有羞耻。从没有羞耻到有羞耻,灵改行从善,终身就不再有羞耻之累了。之,到。)

小人可以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

——《荀子•尽心上》(注释:品德不好的人可以修养成道德崇高的人,有德行的人也可以多落成品行恶劣的人。)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荀子•修身》(注释:碰到劳苦的事情就抢在前面去做,碰到享乐的事却要谦让。饶,富足,充足。)

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

——《韩非子•解老》(注释:贪得无厌的人的忧虑,一辈子都无法消除。解,废除,消除。)

福莫大无祸,利莫美不丧。

――《淮南子•诠言》(注释:幸福没有比没有灾祸更大的了,利益没有比不丢失什么更好的。)

圣人至于善也,无小耳不举;其余过也,无微而不改。

——《淮南子•主术》(圣人对于好的品质和行为,再细小也要提倡,对于错误和过失,在微不足道也不忽略而加以改正。)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淮南子•主术》(注释:平常的思虑应该小心谨慎,志向却应该远大宏伟;聪明智慧应该能够认识和通解万物,个人的行为应该方正端直。)

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

――《淮南子•缪称》(注释:事情出了差错埋怨别人,不如埋怨自己;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不如从自己身上找。)

义者,不毁人以自益。

――汉代刘向《新序•杂事三》(注释:品德正直的人,决不会以诋毁别人抬高自己。)

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

――汉代王充《论衡•艺增》(注释:说别人好,不把不好的说成好的;说别人不好,不把好的也说成不好的。)

人必其自爱,然后人爱之;人必其自敬,然后人敬之。

――汉代杨雄《法言•君子》(注释:人必须自爱,然后人才爱他;人要自己敬重自己,然后别人才敬重他。)

亡德而宝贵,谓之不幸。

――汉代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注释:没有德行教养而生活在优裕的环境和处在很高的地位,这可以说是很不幸的事情。)

知人易,自知难。

――汉代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外传》(注释:了解别人比较容易,客观如实地了解自己却很难。)

人咸知饰其面,而莫修其心。

――汉代蔡邕《女诫》(注释:每一个人都知道修饰自己的容貌,却不知道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晋代傅玄《傅子•义信》(注释:用诚信态度对待人,即使是缺乏信用的人也会向往恪守信用的人;以欺诈态度对人,即使是信用卓著的人也会变得寡信。)

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晋代陈寿《三国志•魏志•后妃传》(注释:忿怒的激动时能从容镇静,高兴和兴奋时能不失分寸,这是是难做到的事。)

如不知足,则失所欲。

――晋代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注释:如果贪得无厌,就要丧失他所希望得到的。)

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晋代皇甫谧《高士传•曾参》(注释:接受馈赠的人,常常是腰干挺不直;给予别人赐予的人,则常常盛气凌人。)

勿以己才而笑不才。

――唐朝房玄龄《晋书•殷仲堪传》(注释: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笑别人的短处。)

宁人负我,勿我负人。

――唐朝房玄龄《晋书•沮渠蒙逊载记》(注释:宁肯别人对不起我,我不能对不起别人。)

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

――宋代欧阳修《答李诩第二书》(注释:不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君子也会变成小人。)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

――宋代杨万里《庸言》(注释:人做好事,百件不算多;人做坏事,一件就不算少。)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学而》(注释:有错误就改正,没有错误就加以勉励。)

为人但知足,何处不安身?

――元代耶律楚材《西域河中府十咏》之五(注释:为人处世只要知道满足,还有什么 地方不能平安度过一生呢?)

大丈夫当容人,勿为人所容。

――元代王恽《玉堂嘉话》卷五(注释:有作为的人应该能谅解和宽容别人,但不应让别人来宽容自己。)

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

――明代佚名《名贤集》(注释:器量狭小,不是有德行的人;道德高尚,才是大丈夫!)

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

――明代佚名《名贤集》(注释:多做好事,有好的报答;坏事做多了,有坏的报应。)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明代佚名《名贤集》(注释:用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明代佚名《增广贤文》(注释:酒喝醉了能不乱说话,是真正的君子;钱财上清清楚楚,是大丈夫。)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清代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注释:做了好事想叫别人看见,不是真心做好事;犯了错误害怕别人知道,便是大错误。)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清代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注释:不要贪图不应该得到的财物,不要狂饮超过限量的酒。)

身无道德,虽吐词为经,不可以信。

――清代魏源《默觚•学篇一》(注释:自身缺少德行,虽然说话都是引经据典,但人们不相信。)

君子以道为乐,则但见欲之苦焉;小人以欲为乐,则但见道之苦焉。

――清代魏源《默觚•学篇九》(注释:君子把道义当做快乐,只要见到贪欲就以为是苦事;小人把贪欲当做快乐,只要见到道义就以为是苦事。)

道人善,即是善。

――清代贾木斋《弟子规》(注释:称赞别人好的,自己也就好。)

扬人恶,即是恶。

――清代贾木斋《弟子规》(注释:宣扬别人的错误,就是自己的错误。)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清代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注释:别人有喜庆之事,不可以产生妒忌的心理;别人有灾祸危难的事,不可以产生幸灾乐祸的心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四十四章(注释:知道满足就不会感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扬天下。

――《墨子•修身》(注释:聪明的人把自己的能言善辩藏在心里,而不是嘴上滔滔不绝;有能力的人不标榜自己的贡献。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声誉能够广为人知。)

不患其不富,串其亡厌。

――汉代班固《汉书•景帝纪》(注释:不应该忧虑自己不富足,而应该忧虑自己那种满足不了的贪欲。)

相关热词搜索:信众 八仙 西安

上一篇:《西安八仙宫信众手册》(五十)基本知识:三十六天
下一篇:《西安八仙宫信众手册》(五十二)道教格言 二、情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