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八仙宫信众手册》(二)道教简介
时间:2015-11-02    来源:八仙宫信众手册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其思想渊源于黄老道家,西汉时形成黄老道,东汉顺帝时(126—144年间),张道陵创建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是道教正式教团的源头。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神仙信仰是其核心信仰。千百年来,它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广博的包容性和历史的传统性之特点,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乃至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均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道教以道立教,以教化人,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目标,提倡个人长生久视、得道成仙。道教认为“道”为万物之本源,自然之规律,造化之枢机,是道教神学思想的最高体现。所以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三清”(玉清、上清、太清)既是无上大道生化天地万物的三个过程(洪元、混元、太初三个大世纪),即道教的宇宙观,也是将“道”神格化了的三个最高天神。道教不仅尊道而且贵德,认为道为体德为用,道为事物运转的规律性,“德”则是遵行这个规律的标尺。故主张出世不忘众生疾苦,入世不计个人得失,体道修德,功德成神。
道教重生贵实,主张“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几千年来,在这一思想精神指引下,一代又一代道教中人或外炼金丹、内修道德,或符箓治病、济世利人……这一漫长曲折的实践过程,不仅形成了一整套道教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古代中国科技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国际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说:“在古代中国人中,道家的自然知识最广博,……中国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      
由于历史背景及地域环境的不同,道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流派,但至今仍以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全真“清修派”和流传于南方的正一“符箓派”两大派系为主。这两大派系,均由大陆传播至台湾、港、澳和东南亚各国,并正在向欧美发展。全真派主张“清修”,大多居住在道观中修炼;正一派侧重于斋醮符箓,既有居住道观的,也有散居民间的。道教的斋醮仪式、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民间,不绝如缕。
道教作为中国固有的古老宗教,数千年来,其崇道、弘道及其修真实践为后人留下大量而珍贵的文献资料,成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藏》乃道教所有文献典籍的总汇,其内容十分庞杂,除道教经书外,还保存有丰富的有关古代医学、生物、体育、保健、化学、天文、地理资料,以及先秦诸子文论。最早将道书汇辑成“藏”,是在唐开元年间,世称《开元道藏》,之后历代均有汇辑。道教现存最早的《道藏》版本是明代《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之合集,共5486卷。
欣逢盛世,国强道兴。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天,道教正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旗帜,积极发扬道教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世界的和平与祖国的繁荣昌盛继续贡献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道教 信众 八仙

上一篇:《西安八仙宫信众手册》(一)胡诚林道长谈编印意义
下一篇:《西安八仙宫信众手册》(三)八仙宫 、湘子庙介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