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二十一期:《大元玄都宝藏》纂修始末
时间:2016-12-18    来源:西安八仙宫弘道部整理     作者:张方

   《道藏》是汇集道教典籍的大丛书。道教开创之初,经书并不多。魏晋后,随着道教的倡行,道书日益增多。南朝宋时著名道士陆修静广为搜访,编成《三洞经书目录》。梁时,道士孟法师又编撰了《玉纬七部经书目》,道经 “ 三洞四辅 ” 的神学体系编排就此定型。道书的大规模编藏始于北周。周武帝组织玄都观道士编辑《玄都经目》,号称六千余卷。唐开元年间,玄宗诏令人搜访道经,并亲自主持编修了《开元道藏》。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命宰臣王钦若、张君房编修整理《道藏》,称《大宋天宫宝藏》。宋徽宗时,又继续搜访天下道教遗书,刊印藏典。因全藏在福州闽县刻板,存于闽县天宁万寿观,又称《政和万寿道藏》。金大定四年,金世宗将开封的《道藏》经板运往中都十方大天长观存藏。金章宗命人补齐残缺,又搜访遗经,刊印为《大金玄都宝藏》。
    金末元初,天长观毁于大火,经板被焚毁。各地所藏《大金玄都宝藏》亦多为战争所毁,据说只有管州还保存有完整的《大金玄都宝藏》。此时,全真教乘势而起,在各地恢复和重建了大量的道教宫观,这些宫观都急需道教经典作为珍藏。因此,重修《道藏》的工作便被全真道提到了议事日程。丘处机东归之后,曾与得力弟子宋德方商议恢复《道藏》之事。他对宋德方说: “ 兹事体甚大,我则不暇,兼冥冥中自有主之者,他日尔当任之。 ” 丘处机仙逝后,宋德方任教门提点,辅助掌教尹志平。他想到丘处机数年前编修道藏的嘱咐,与门人秦志安等开始策划编印《道藏》工作。
     与以前历代《道藏》编修均是政府行为相比,宋德方这次修藏完全是凭全真一教之力来完成。其之所以有如此自信,与当时全真道的鼎盛实力不无关系。这一时期,丘处机所开创的强势局面被尹志平发扬光大。全真宫观遍及北方大部分地区, “ 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 ” 。全真教徒众多, “ 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势隆盛,鼓动海岳 ” 。同时,蒙古皇室贵族对全真道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全真教上层与达官贵族的关系十分密切。如宋德方与当时丞相胡天禄相交甚厚。胡天禄得知宋德方筹划编修《道藏》,当即资助了白金一千五百两。有了强大的经济后援,宋德方的《道藏》的修撰事宜便再无后顾之忧了。
    与雕刻印刷所需要的财物相比,编修《道藏》更需要高水平的文人来进行收集、整理与编纂工作。全真道在创建之初就十分注重门徒文化素质,尤其欢迎士大夫入道。丘处机所收弟子多是儒士或出于儒士之家。而金亡之后,又有不少士大夫流离失所,李志常等人十分注意收容这些士人。据《黑鞑事略》记载,当时长春宫中多有亡金朝士,既免跋焦,免赋役,又得衣食。一批遁世避政又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儒者栖身于全真教,为修撰《道藏》奠定了文化基础。例如总领修藏的秦志安便是在此时加入的全真道。秦志安,字彦容,生于儒学世家。父亲是金朝著名的诗人秦略,秦略号称西溪散人,与元好问交好。
    秦志安是秦略的长子。自幼学儒,曾三考进士未能成功。四十岁时,他置家事不问,放浪嵩、少间,先是从禅士游,又从道士游。金朝灭亡之后,秦志安在上党与宋德方相遇,两人因缘投合,秦志安礼宋德方为师。此时,宋德方正在四处物色编修《道藏》之人才,在了解了秦志安的学问人品之后,觉得可以依托,就将总领修藏的工作委任予他。1 2 3 7年,在掌教尹志平向皇帝请旨得到批准之后,宋德方开始率领众弟子重修《道藏》。这次编修的《道藏》以当时管州仅存的《大金玄都宝藏》为底本,对照北宋《政和道藏》目录,再搜罗遗逸,补完亡缺而成。宋德方总摄全局,负责组织工作。他先在济源、河中、终南祖庭三处制造上品纸张,以供刊藏使用。然后又设立二十七局负责刻板与校雠,平阳、晋、绛置四局,陕西设九局,太原设七局,潞、泽二局,怀、洛五局,总局设于平阳玄都观。所有刻局均依托当地的全真教宫观,以宋德方门下宫观为主,并在宫观中配置博学之士负责校勘。秦志安坐镇平阳玄都观总督各局,每局将校完的版本送往玄都观再由秦志安总校。秦志安在编修中不但负责规划、选材、校勘的工作,而且还负责调配参与修藏三千余人的衣粮日用,可谓是劳心劳力。这次修藏从公元1 2 3 7年直到1 2 4 4年,前后费时八年之久。《道藏》修完之后不久,秦志安就因操劳过度,在所居玄都观樗栎堂去世
    这次编修的《道藏》起初印有三十藏,藏之名山洞府,以后各处陆续附印者又有百余家。宋德方在每一处庋藏之所设博学之士任讲经师,讲解《道藏》经典,用以提高广大道众的文化水平。宋德方仙逝后,迁葬于永乐纯阳宫。按朝廷旨意,全真教荟萃各局经版于芮城永乐纯阳万寿宫。但因其总校于平阳玄都观,最后所成之经亦以《玄都宝藏》为名,史称《大元玄都宝藏》。
   《大元玄都宝藏》共计七千八百余卷,比《大金玄都宝藏》多出一千四百卷。秦志安在修撰时,不仅限于对《大金玄都宝藏》的修订,而且还多方寻求道经,增入了金元时期新撰写的大量道书,尤以全真著作为多。秦志安还将自著的《金莲正宗记》、《烟霞录》、《绎仙传》、《婺仙传》等书收入其中。因此,现存《明道藏》中全真派的著作所占比重很大,主要应归功于秦志安在修《元藏》时将全真经典纳入了其中。而全真教集全教之力刊刻《道藏》的意义亦在于此,将本派经典大量编入道藏,从历史和经典的角度确立了本派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从而使全真教可与旧道教并驾齐驱,获得了继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全真教以一派之力重修《玄都宝藏》,在道教史上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道教典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深远。但是,全真教徒在《大元玄都宝藏》完成之后,却将《老子化胡经》和依照《化胡经》所绘的《老子八十一化图》从其中抽出翻印,并广为传发,从而引起全真教与佛教徒之间的严重冲突,爆发了佛道关系史上著名的化胡经之争。数次佛道论辩,由于忽必烈对佛教的偏袒,全真教均以失败告终。最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大元玄都宝藏》在倡行不过四十年后,即被当局焚毁。许多道教经书因此失传,对道教文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也成为了金元全真教由盛转衰的标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二十一期:除恶扬善,本性立身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二十一期:敬惜字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