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二十七期:见字如面,风雅的传统书信格式
时间:2018-04-09    来源:八仙宫弘道部整理     作者:佚名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古人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间,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然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古人称书信为尺牍、尺素、书札、书牍、简札等。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但先秦两汉人写信,形式比较随便。至迟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就是各类书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写信时套用。迄今所知最早的书信格式,是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月仪》。
      古人写书信更像是杂文或者抒情散文,敬语、谦虚都马虎不得,遣词造句也颇有讲究,在书信文化中一度非常流行的“书仪”就有着一套非常复杂的语言,供人们写信时使用。
      比如,给长辈写信,上款当然不具名,旧时在称呼之下要加“大人”,后面还得有敬词和领起正文的习用语。如对父亲,一般上款都写“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末尾写“敬请福安”和“男某某叩禀”的下款。“膝下”之称,专用于父母;“禀”泛指下对上陈述班情,领起正文的“敬禀者”,亦可用于老师和其他尊长。如果是长辈写给晚辈的家书则不必用敬称,直呼其名就可以,比如陶渊明写给儿子们的家书《与子俨等疏》中,称呼直接写道:“告俨、俟、份、佚、佟”,有几分训诫的口气。
      书信讲究“自谦而敬人”。对他人用敬称,对自己用谦称是中国人的传统。古人每每用“臣妾”作为谦称,古代有“男曰臣,女曰妾”之语。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自称“仆”、“牛马走”。“仆”也是奴仆的意思,日本人至今还以“仆”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牛马走”,意思是像牛马一样供驱使奔走的人。与此相类似的用法,是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贱息等。
      收信人该如何称谓也很有意思。除了用尊称之外,还可以在收信人称谓后用“俯启”、“赐启”等用语,表示请求对方开启信封。还有一种类似的表达方式,“某某先生茶童收”、“某某先生书童收”等等,写信者明知对方并没有茶童、书童之类的仆人,如此书写,除了表示敬意之外,还可以给书信增加一些雅趣。
      古时交通并不发达,写完了信,或亲自送去,或托人捎去,若相距遥远,书信在路上走个一年半载也是常事。于是人们羡慕水中的游鱼、天空的飞雁,把思念寄托于碧波水府、白云天幕,幻想着“鱼雁传书”。随着实际需要,于是就有了专门送信的信使,专门为信使驻马休息的驿站。

相关热词搜索:门道 风雅 书信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二十七期:道教圣地——兴平黄山宫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二十七期:尊师重道——细数那些对老师的尊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