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四十一期:眉县龙凤山道院
时间:2021-12-06    来源:八仙宫网络平台整理     作者:本刊编辑部

\
 
龙凤山道院山门

        龙凤山道院,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汤峪镇的龙凤山上,其山属于秦岭太白山山脉的支脉。道院坐落在龙凤山山岭之上,太白山近在咫尺,汤峪河流经山南,自然风光十分秀丽。然而道院的交通并不便利,山路仅有一车之宽,需要沿着狭窄的林荫土路向上盘旋才能到达道院山场,而后的道院正殿,便只能徒步近往。龙凤山道院三面环山,背靠山岩,山体天然地在道院正前方形成一个“C”型的大开口,庙宇宛如坐在一把圆形的太师椅当中。伫立在山场,近可遥望太白之峰,远可俯视关中平原。道院现有主殿一座三间、东西配殿两座六间、山门一座、神祠两间,奉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官大帝、纯阳吕祖、妙应孙真人、长春丘祖、王灵官、雷祖、以及玄坛赵元帅和山神、土地等仙真祖师,院落小巧却不失雅趣,座拥山林而独具清幽。
        龙凤山上自古就存有道院,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毁,殿堂被拆,道场被废,只残留了一两间破旧的土房。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任眉县政协委员的门诚海老道长因患不治之症,无法得到有效医治,有居士善信便将他接到龙凤山上,在原来的废庙上起建了两间土房,让老道长在此安心养病。老道长于陋室内重新供奉起了祖师牌位,再续了山中香火。1985年,同在眉县远门口修行的张法静道长因访至龙凤山,见门老道长已至耄耋,加之恶疾缠身,便慈悲地留在山上与另一位道友一同照料老道长。废庵旁边有一小片苞谷地,还有一地菜园,张法静道长白天为前辈炊煮造饭,闲暇时便持诵《皇经》为之祈祷。一年后,老前辈还是因病羽化,山下的居士们仍将道长仙骸葬在了废庵一侧,与青山密林常伴。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伴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恢复,全国各地的道观也依法逐渐开放。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法静道长面对两间旧房和祖师牌位,下定了决心要重建道院。为了重新开辟一方清静道场,她看准时机,顺势而为,向眉县政府申报了龙凤山道院作为道教活动场所的手续。虽然受双香门等民间邪教的影响,道观申报为合法场所的整个过程并不顺利,但最终还是获得了政府批准。随后,张法静道长便发心恢复道院的基本建筑,让废庵重现仙风,使洞天再焕新貌。起初,她用黄纸手工制作出缘谱,向善士信众化缘:5毛、1块、5块、10块......就这样动员大家,慢慢地积攒下修庙的善款。当时,有些心存险恶的流氓专到偏僻的小庙去诈取钱财,如若不从甚至会危及到出家人的性命,张法静道长见来人凶横,便佯装悲惨,从而逃过一劫。


\

龙凤山道院

        经过日积月累,张法静道长终于积攒下五百元,用全部的善款购买了八万块砖,准备先修复三清殿,将神殿的主体结构垒起来。由于山路狭窄,运送砖头的拖拉机无法上山,张法静道长便在居士善信的帮助下,利用机动小轮车从山下向山上输送。小轮车的运送能力远不及拖拉机,加之山路难行,一次只能拉几十块,这些砖头竟花费了小半年时间才全部运送完毕。盖大殿的砖头既已备好,却还没有沙子、木头以及瓦片等建筑材料,张法静道长陷入焦虑,有善人安慰言:“不要害怕,只要对祖师爷心真,祖师爷也不会弃你不顾”。于是,凭借着对信仰的虔诚用心,张法静道长陆续恢复了主殿三清殿、西配殿三官殿、东配殿吕祖殿以及山门,为祖师造像,使宫观重新。经过老道长七年的坚持不懈,值到1992年,道院才基本完成了主体建设,太白山北麓的龙凤山道院终于又回到了世人面前。
        道院自恢复迄今已将三十年,龙凤山道院里也常年持诵《皇经》不绝,张法静道长与同为出家人的兄长张法元道长一同苦心经营祖师道场,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她常言:“道观这些地方都是国家的,我们道人除了修好庙、供奉好祖师,还要服务好有信仰的老百姓、守好全真道士该有的规矩。”经过张法静道长恢复的龙凤山道院布局合理,殿堂俱齐。身处其中,仰可观望云水,俯则声闻林泉,是一处静心清修的绝妙之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四十一期: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四十一期:五色、五音、五味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