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二十九期:《道德经》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
时间:2018-10-27    来源:八仙宫网络平台整理     作者:唐黎标

      当今时代,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非主流思潮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校园,污损着青年大学生的视野,冲击着他们的思想,缓慢消解他们原来健康的人生观念。这使部分大学生处于迷茫徘徊之中,甚至有个别大学生沉沦。所以,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大学生实施人生观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道德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的一块瑰宝,在人生观领域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财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应该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汲取其中精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和内容,进而帮助青年大学生塑造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科学而又坚实的认识基础。
一、重精神,轻物质的思想
      《道德经》明确指出,一个人应该“实其腹,强其骨”,主张一个人首先要有基本的生存资料,不可在此基础之上再去追求更丰裕的物质生活,要摒弃物质生活领域的过度消费。因为超出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生活是“余食赘行”,一个人也极易“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为腹不为目”即可。既然不去追求过度的物质消费,那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在于精神!老子写就《道德经》一书,本意是劝诫诸侯们“无欲”、不奢、不战,以让天下百姓过上幸福祥和的日子,本身就充满着浓浓的人文精神;就个人而言,要“为天下”计,更要注重自身修为。在《道德经》中,“德”是除了“道”之外使用频率第二高的概念,体现了本书的价值倾向。“德”是“道”的具体表现与运用,反映在人际关系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
      人生的至高境界是要有良好的品德,通过思考、感悟、践行以滋生“上德、玄德、广德、大德”。故而,《道德经》所反对的是“下德”者所追求感官触及之美,因为它们是表面且易逝的。老子所肯定和倡导的是内在精神的美,这种美才是人生的本质,常驻于生命当中。前述观点,体现了人类与个人在追求方面具有层次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处于人生需求金字塔底部的就是生理与安全的需要,越往上走,个人会越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和满足。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出发,人最初是“不自由”的,因为受到生产力水平低的制约而依赖于“人”和“物”,当生产力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就会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当人类物质生活水平达到“衣食无忧”时,人们会把目光由物质领域转向精神领域。
二、重人民,轻个体的思想
      《道德经》的可贵之处在于发现了个人和人民的地位与价值,主张兼顾二者利益,但更加强调个人要服从人民利益,为人民着想。老子率先肯定个人要懂得保护自己的生命,要谋取必要的物质资料解决生存所需,通过养生方式提高生命的质量。而维系个人存在的真正目的在于“为民”,个人是人民的手段和条件,人民才是个人的目标。
      春秋时期,诸侯连年征战,开疆拓土,掠人劫财,给人民带去了无穷无尽的灾难。老子劝诫诸候们从人民利益出发,崇尚“无欲”,进而“无为”,让百姓皆“自然”。老子为此提出了许多比较具体的建议,典型的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继而让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特别反感战争,因为它会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他借《道德经》说出自己的思想倾向,“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运用武器发动战争,是不符合“道”的举动,最遭天下人厌弃,因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在此基础上,他建议“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意思是作为谋臣的,不能把战争作为计策献之于君王;而且,如果非不得已被迫采取战争的方式,也要做到“善有果而已”,不可“杀人之众”。温馨的“民本思想”,贯彻于《道德经》全篇。
      让大学生学习领会其中的“民本思想”,可以引导他们摆正个人与人民的关系,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情感,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主动积极地参加群众实践。
三、重奉献,轻索取的思想
      《道德经》多次表达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理念。“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生育并滋养万事万物,为它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客观上创造出硕大功勋。但是,道并不居功自傲,甚至不过分看重功劳。“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此话意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无休无止地积累财富,他越是为别人谋取利益,他自己就越是富足;他越是给予他人,他自己的所获就越多。上述观点,旨在劝告个人不要计较自己的得失,要把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为人民谋求尽可能多的幸福,也就是要把奉献放在人生价值的第一位。
      重奉献,轻索取,解答了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也明确回应了个人精神追求之终极所在。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众多的劳动楷模,他们讲业绩不讲享受,讲付出不讲收获,把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大业作为己任,不愧为“民族的脊梁”。
      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思想是积极正向的,绝大多数青年学子能够把个人发展同国家命运民族发展融合起来,重视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但也有人过度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和满足,要求有付出就必须有回报,甚至有人通过损害他人、集体、国家利益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成为精致的利己者。
      以《道德经》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转化个别大学生这种颠倒了的人生价值理念。
四、取独立,弃盲从的思想
      老子思想之所以深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采用了独立性的思维模式,不鹦鹉学舌,坚持深入思考、独到探索。春秋时代,诸子百家就社会乱象纷纷提出自己的治理之“道”,但这些“道”无非都是十分具体的局限于某一领域的“道”。在老子看来,它们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独辟蹊径地提出了充满思辨性的极具抽象意义的“道”。这是先哲认真、独立思考的成果。
      在著作里,老子也强调所有人都应该独立思考,方有“不行而知,不见而明”的结果——虽然老子没有看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但他肯定了独立思考在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从内容来看,老子的独立思想集中体现在第二十五章里,“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指出当大家都欢天喜地参加盛大宴会的时候,只有我淡泊处之,像婴儿一样无知无欲无诈,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独立性状态。而当“众人皆有余”时,“而我独若遗”。老子道出了一个人要拥有独立的人格,不可随波逐流、亦步亦趋。
      当然,其独立性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符合“道”的最高法则。独立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个人的成长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借鉴《道德经》思维方法与思想内容上的独立性,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意识形态将发挥重大作用。当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加之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众多思想和观点相互碰撞、交锋,使我国大学生面临着思想观点、价值理念的再选择。
      在这种情势下,需要大学生们发挥人格上的独立性,擦亮眼睛,细致思考,仔细辨别,择主流思想而从之,择非主流意识而弃之。
五、重实干,弃空谈的思想
      《道德经》充满着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弱小”与“强大”即为矛盾着的双方,事物在道的作用下由“弱小”逐渐发展为“强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首先以自然现象为例,表达了事物要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必然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圣人”,并非直接做大事才成为“圣人”,而是从小事做起的,“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把握《道德经》的这一思想,有利于青年学子避免“眼高手低”,注重细节,培养脚踏实地的作风,进而引导他们在选择职业时,着眼于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职业生涯的顺利推进。
六、取和谐,弃纷争的思想
      人的一生中需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道德经》从微观角度为人们处理好该关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以达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为此,老子首先主张个人对待他人要“谦下”,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与拥戴,“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其次,老子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原意是祭祀用的草狗,该受到什么待遇就受什么待遇,不会从自然那里获得偏爱,所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进而告诫世人“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也就是对待所有人要一视同仁。平等是尊重的基础,更是交往的前提;沒有平等,必定丧失和谐。
      老子主张个人“修之于天下”,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影响他人,以提高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程度,“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第四,老子主张当个人同他人结下仇怨时,要“以德报怨”,最好的做法就是不与他人产生矛盾。老子告诉人们,要用“宽以待人”的态度与人相处,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借鉴《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平和达观包容的态度,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二十九期:走进《阴符经》的神秘殿堂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二十九期:素朴散人刘一明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