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三十四期:一个全真道士的坚定道心
时间:2020-02-02    来源:八仙宫网站整理     作者:付薇 韩缓之


引言
      道教全真派,又叫做全真道,是宋末元初以来我国北方最主要的道教派别。全真道起源于三秦大地,创建于齐鲁之乡,时人有着“全真之风起于西,兴于东,遍于中外,其教广矣、大矣”的评价,被认为是近乎老庄之旨的道派。本期《玄门道语》编辑部对全真道士齐生(化名)进行了专访并整理辑稿,为读者们提供一个全真道人真实的悟道经历,了解当代全真道士的心路历程与不变的初心,学习日久弥新的全真道精神。
      齐生,乾道,宗奉道教全真派,祖籍河南,从小自学《道德经》与《南华经》,深慕玄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齐生初遇一老道士,聊至深处,老道长对他说,如果真的有学道的意志和决心,以后就来陕西宝鸡找他。1993年,齐生安顿好家里来到宝鸡,四处打听寻访,终于在太白山找到了当年的道士,拜了老人为师,开始过起出家道人的生活。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长达二十六年的修行实证中,齐生游历过全国各地的名山洞府,经历了饱受苦楚的事,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然而岁月并没有消磨他的初心。齐生依然不变志向,坚定求学证道的梦想。齐生在受访中,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断摸索,不断求进步”,他不允许放纵自己过安逸的生活,更没有一天虚度光阴,他说:“每一天,都是战斗的一天!”
 
在生活中悟道,不轻信传言
      “除了生活,再无道理”、“从生活中参读‘无字经’”,在《玄门道语》编辑部里,齐生这样讲到。生活出真知,道理要从生活中领悟,并且要多方面地领会,打破对“悟道”的自我设限,突破心中的种种障碍,从正反两面总结道理。齐生认为,实际生活出智慧,要善于琢磨思考,从实际中感悟学习,不流于表面的外在形式。没意义、没实质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合适的保留,不合适的调整,要符合实际。对于平日里的修行,齐生认为首先要去掉惰性,才能树立起长远坚定的志向。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惰性是修行人最大的敌人。从1993年到2019年这26年的时间里,齐生自言“是靠运动度过不至颓废的”,每当惰性渐起时,他便开始“运动”除去懒惰。这个“运动”,不单单指那些日常的体能锻炼,甚至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也指的是通过思考摸索,开启智慧的进程。在西安楼观台常住时,齐生每每围绕着终南山下大片的田间地头挥汗长跑;在西安八仙宫常住时,他又总是来到城墙脚下,从城墙东门开始绕城墙行走,徒步环城几周才罢休;在泰山碧霞祠常住时,他仍然坚持从山上行至山下,再从山下爬回庙里......如此高强度的运动,身体难免承受不住。有一次在宝鸡,齐生就因运动过量引起肌肉拉伤,不得不进行修养。然而,时刻警醒自己不退怠,不忘自己的初心,始终是他多年不变的信念。齐生又说,修行无非是两种结果:要么是维持好生命继续证道,要么是在求道的过程中抱道而亡。只要是一天没有证道,就得一天继续摸索。自我摸索就是自我革命,需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做的坚决不做。而悟道、得道,不在乎男女之别、也不在乎入道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信念的坚守。
      齐生回忆到,二十六年前初入玄门,在太白山与师父居住的时候,曾有人告诉他,传说太白山深处有个紫阳洞,洞中有位真人,如果能受到这位真人的指点,就会得道成仙。少不经事的齐生出于对神仙的向往,竟然独自一人往深山中去寻找。时方清明,太白山尚处于封山状态,山里小雨沥沥,杂草横生,野生灌木没过了齐生的腰间,打湿了他的衣裤。然而,由于齐生第一次前往深山“寻仙”,带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即使山中没有明显的道路,他也奋勇向前,只要是看起来像山径的路,他就往上走。逐渐到了傍晚,齐生爬到了山梁上,此时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下山又恐惧黑夜的来临,更担心被野兽袭击。于是,他在山梁上找到一处能避雨的大石头,在石头下面用包垫着屁股,就这么坐了一夜。漆黑的山上,呼啸的山风,冰冷的山雨,以及存在着未知的恐惧,齐生根本睡不着觉。第二天早上,他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再走一段路,实在找不到就沿着河道走,一定就能出山。”稳定好情绪后,齐生继续出发向更高的山上走。走至响午,他终于发现了一座庙宇,心中乐开了花!庙中有一隐士,看到狼狈不堪的齐生独自一人来到了这里,为他换上了干净的衣物,提供给他充饥的食物。齐生迫不及待地向隐士问起那个神秘的仙洞,隐士若无其事地回答,“我知道那里,你想去看看的话我可以带你去。”休息了片刻,隐士带着齐生便前往仙洞。齐生心花怒放,心想终于能够找到得道的神仙,也不枉他求道的心切。出乎意料的是,隐士在一个天然形成的山洞前停了下来,指向里面对齐生说,“就是这里了。”齐生大失所望,原来自己幻想的“神仙洞府”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空空荡荡的山洞。在隐士的庙宇住了几天,齐生便下山回到师父那里了。
      齐生说,通过这次事件,他总结出:那些传说、玄乎的东西都是不可靠的,要理性地看待。至于神神叨叨的事,就更不要去信。关于高士,祖师已经说得很明白,《重阳立教十五论》言:“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根在泥而花在虚空矣。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今之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有道的高士就在大众之中,他们不会远离人群。齐生觉得,全真道士需要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为教门出点力,为社会做出贡献。自度度人,利他的尘劳才有意义。齐生是一个懂得知足的人,他说,因为所求不多,所以逍遥自在。道士的心都在追梦上,做个平凡普通的人,每天值值殿、有口饭吃就很满足,自己的心情也不会因受到其他问题所影响。全真道士既要有适应社会的一面,不脱离社会;还要有自我追求的一面,寻找有益于自己的方向。自我建设,内在修成,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有益的地方。
 
实实在在地做人做事,是老道坚守的信念
      “里面没道行,外在没作用。”关于修行人的道行,齐生说,修道人一要真实,二要利他,把握住这两点,就能与别人融洽相处。老道所坚守的信念,就是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
      齐生有过乞化的经历。他说,不存在被生活所迫才去乞化。万事放下,做个无事人,不被外界的利益所牵绊,任何诱惑都动不了自己的心,这才是乞化带给修行人的益处。然而,穷困潦倒并不是衡量修行高低的标准,只要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都是修行。无论哪种生活方式,对自己身心有益就继续,无益就放弃。在乞化的过程中,齐生发现到了人们的善良、体会到了持家的艰辛、感念到了人家对自己的恩德,对一切遭遇从容面对,最差的情况不过没饭吃。齐生感叹道,无论是乞化还是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虽然人人都有防范之心,但让人感受到自己的真实,以真诚的态度展示自己,人们也会以真诚的态度回敬。齐生又说,全真道士在修行中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人要实在,二、不能自我吹诩。实证践修的过程很难,因此才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虚的。
      齐生通读过许多古籍,他认为初次读一本书时,不能把问题卡在细枝末节上,能领会多少是多少,需要循序渐进。他在西安楼观台常住时,除了早晚课、值殿,其余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经典上。楼观台藏有《道藏》,齐生不时地借阅书籍,学习阅读全真祖师们的文集和诗词,繁体字阅读起来有些吃力,他就尽量慢慢读、细细品。齐生说,文字有味道、有玄妙,一个人有没有道行,从他留下的书籍中就能品读出滋味,再从日常生活中实证出来,就得到了玄妙之趣。
      齐生不读托名的书,他认为,包括重阳真人以及七真在内的全真祖师们,均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证道者,他唯独崇仰这些证道祖师的经典,虚构出来的书籍是没有意义的。对经典的理解是需要时间和阅历,更要从生活中去领悟,靠自己去摸索,同道友去交流。先贤留下的书,都是为了“化”人,传递出的信息很重要。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任何年龄段读书都会被当时的观念所局限住,因此要靠积累经历之后再次、多次地重复深读,常读常新,并与修行生活结合起来,调整自身。能读“进去”经典,还要能“放下”经典,化圣贤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不能把知识当做累赘,要消化吸收。在楼观台常住的那些日子里,齐生因嗓音条件不好,没有把过多精力放在诵经、做道场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化书》、全真祖师语录、七真文集这类的典籍,实实在在地把祖师的精神理解透彻。
 
心性过关很重要
      修炼心性,历来被全真道十分看重,即自身要对外界产生的影响有着强大的承受能力,心中能承担起各种意外发生的事件,外因不会轻易动摇自己,杜绝外因带给自己的精神冲击。齐生通过两段故事,来正反面分别看待心性过关与否对人们的影响。第一段故事,他讲的是心性过关的正面案例。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政权而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史称“楚汉相争”。一次,刘邦的家眷被项羽抓去。项羽以此来威胁刘邦,逼刘邦退兵。在两军对峙的时候,项羽架起了锅,要活煮刘邦的父亲。刘邦压制住慌乱的情绪,沉着冷静地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载)意思是,我曾经跟你结拜过兄弟,所以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一定要把你爹煮了吃,那么希望你也分一碗肉给我吃。”在项羽叔父项伯的劝说下,项羽最终还是放过了刘邦的父亲。     
      第二段故事,齐生以一段心性不过关的反面案例为证。东汉末年,谋士徐庶来到刘备帐下助力献计,两次大败曹军,攻下了樊城,获得刘备的信任和赞赏。聪明的徐庶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操觉得徐庶非常有才华,就想把他叫到自己帐下做事。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想出一个妙计,将徐庶的老母骗到许都,假冒徐庶老母的笔迹,给徐庶写了一封信,信中尽是一些让徐庶赶紧前来营救的话。徐庶收到信后,得知母亲有危险,心慌意乱地向刘备告辞去找他母亲。刘备为失去这样一个奇士感到非常难过,一边哭一边诉说着对他的不舍。徐庶看到了刘备眼中对他的真诚,才向他举荐了诸葛亮。齐生说,在遭遇重大变故时,刘邦镇定自若,思考解决的方法;而徐庶六神无主,在意外面前不知所措。这就是有人因心性过关办成大事,有人因心性不过关导致半途而废。
      “心性过关,就具备了防御心理发生震动的保障。”齐生的心性工夫在历年的磨炼中已经比较深厚,但在早年却也是一个“听风就是雨”的急性子。出家之前,他在外省某地上学,有一天突然接到弟弟的电话,得知弟弟被人用烟头烫伤,似乎受到了欺辱。在外学习的他异常失落、闷闷不乐,原先劳动积极、为人热情的他,变得无精打采,心里始终想着弟弟受辱的事情。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回到弟弟身边,急切地想为弟弟抱打不平。然而,回家后却发现事情并没有弟弟所传的那么糟糕,只因不了解具体的情况,而自己又在胡思乱想。后来的他发现,大多数人遇事一有挫折,本来能做好的事情便做不下去了,很容易遭受打击,而易受打击的人则什么事都做不好、坚持不下去。因此,心性一定要过关。
      齐生笑言,“胸怀大志者,必过心性大关!”心性过关,标志着自我内心的强大,但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有一年楼观台举行冬学,齐生在跟随全真派高功法师任法玖道长学习到《返魂香》一韵时,被其中“惟愿大慈悲,宣扬秘密语”这句词所触动,他突然想到自己自从出家后,虽然吃了许多苦,但是自觉进步的速度很慢,又无高士指点迷津,因此压力重重,内心时常困苦压抑。于是潸然泪下,止不住地哭泣。道众散去后,法玖老爷子很关心地问齐生:“小齐,你是不是被谁欺负了?”他哽咽地说:“没有”,一边说一边擦干了泪水。多年后齐生终于悟出,磨心炼性的过程是漫长的,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会有很多,不过关就难以前行,但只要肯摸索,所有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让自己处在摸索的状态中,成功与否并不要紧,但坚持下去就有希望,不断总结正反两面经验,回顾过往,继续前行。
 
 
离不开陕西
      众所周知,陕西是道教全真派的祖庭。全真道的创始人王重阳祖师便是陕西关中人,祖师生长于斯、成道于斯、埋葬于斯,对秦川厚土有着无尽的眷念,陕西是全真道的起源地,也是全真弟子们所珍重的宝地。
      每当齐生求进步而不得方法时,他就云游出走去历练、磨心性。只要一出门,那些堆积着的各种压力,瞬间就轻松释然了。凭借着这股浑身轻松的力量,他曾经一口气依次登上崆峒山、泰山、武当山、衡山,逍遥信步地走向这四座大山的顶峰。在上山途中,不断有人邀请他搭乘便车,他都婉言拒绝,全凭脚力行至山巅,通过爬山打磨身心,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出家的这些年里,齐生还在北京白云观、沈阳太清宫、杭州抱朴道院、上海白云观、成都青羊宫等全国多地宫观挂单,感悟过当地民风民俗和地域性的道教文化,甚至在成都文殊院、浙江普陀山等一些佛教寺院也挂单居住过。即使云游过多地,看过多处风景,齐生心中还是最喜欢陕西,心系陕西的全真道。他坦言说“到了别处不想久待,就是离不开陕西。每次出去时间久了,就想回来,咱这儿像有一根绳子拴着我。”齐生认为,陕西关中历代都是出神仙、出祖师的地方,从道祖老子西行至秦,传《道德经》于楼观台;到药王孙思邈隐居太白山,晚年又集多年医学经验写著《千金要方》;再到重阳祖师甘河遇仙,续老庄宗风感悟出全真之道......陕西历代高士频出,有句话叫“终南神仙排两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齐生道心坚固,他说心浮气躁是学不来东西的,不忘初心,需要有耐心、静心,滴水穿石,不受外界影响,每天都会进步。他最后讲到,修行最核心的东西只有一个字,就是“志”,就是宁死不退。有时,志向能被安逸的生活所打败,也会被艰苦的条件所吓退,岁月能够消磨人的意志,然而有志之士即便历经千辛万苦,也不会停止对真理的追求。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种坚定的志向不是空志、妄志、虚志,而是充实、饱满、有内涵的。立志也有要求:一是要有价值,既已明确目标,就必须在这一领域取得大成就;二是能实现的,先要对所追求的方向进行评估,选择尽力而为能够实现的;三是追梦过程中要经得起持续的检视,决不半途而废。
      走出《玄门道语》编辑部时,齐生喝完了杯子里的最后一口茶水,一边放下茶杯,一边说道“不能浪费了。”一个平凡普通的全真道士,一段实修实行的出家经历,一份受益良多的悟道心得。齐生的修道之路,尽管艰辛而缓慢,正如上山费时费力,但只要愿意向前行走、向上攀爬,总会有清凉的林荫遮蔽,总会登上最高的山峰,坐听松涛,看白云出岫。同时,也是为了继承和弘扬全真祖师勤于修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以祖师为楷模,见素抱朴,潜心修行,营造和谐清静风尚,树立当代道教的良好形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三十四期:全真五祖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三十四期:琴之为道,清和静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