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四十八期:芮城吕洞宾故里的“天、地、人合一《内经图》”
时间:2023-09-20    来源:八仙宫网络平台整理     作者:王敏琴 程玲


道教全真祖庭——
芮城吕洞宾故里的“天、地、人合一《内经图》”

文\王敏琴 程玲
 
       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总结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①连续性;②创新性;③统一性;④包容性;⑤和平性;强调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此巧合的是,山西省芮城县政府组织多位专家学者、道教届等相关人员,于6月2日上午对芮城县九峰山纯阳上宫的修复工程再次进行了研究,又在下午对芮城县元代道教宫观遗址群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芮城吕洞宾故里的“天、地、人合一《内经图》”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地理、文化资源,对其内涵意义的挖掘、阐释及利用是搞活芮城经济、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提升人们精神素质、重振中国传统文化、引领全球精神文明建设的地面“考古”新发现。
       什么是《内经图》?《内经图》又名《延寿仙图》,是一副人体侧身剖面图。中国医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选粹》一书收录了一幅彩绘《内经图》,出自清宫如意馆,但何人、何时所作均未记载(见图1)。北京白云观也有同样一幅木刻板的黑白图,其“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素云道人刘诚印,语出白云观藏图)。与其它明清之际养生类书的附图皆以神仙名号规定导引动作不同的是,《内经图》则利用图像形象地说明道教金丹修行的关窍、利用诗词和隐语来指导修行的过程和关键,精确地描绘了修炼前、后身内出现的内景,所以又被称为《内景图》。根据白云观藏图的落款、题诗和画风,刘直断定“彩绘《内经图》当是清初作品。”(刘直,2001:36)[ 刘  直. “《内经图》创制时间考”,《中国道教》,2001年第4期,第35-36页。] 刘学春则认为清宫如意馆的彩绘《内经图》与白云观木刻板的黑白图内容一致,而素云道人刘诚印(?-1895)是清末著名的太监刘多生的法名(1870年皈依道教),辅助内务府总管李莲英的工作。(刘学春,2011:34)[ 刘学春. “《内经图》图名考”,《武当》,2011年第3期,第34-35页。]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据此断定《内经图》就产生于清初或清末呢?若是,它的作者又是谁呢?
       芮城吕洞宾故里“天、地、人合一《内经图》”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2010年5月,在芮城县修复九峰山纯阳上宫的论证过程中,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碑刻的记载,经过测绘、实地调查和比对,专家们惊奇地发现,吕洞宾故里——芮城县纯阳上、下宫之间的山水地貌竟象一个盘腿打坐的人身侧面像,其上已发现的道教宫观遗址的分布位置则与人身上的关窍一一对应,道教宫观及其所在村落的名字则是对穴位及其意义的注释,与道教修炼的秘籍《内经图》完全吻合。其后又根据《内经图》上所记载的关窍的位置,在地面上又陆续发现了一些遗址,迄今已探明12处道教宫观遗址,其中11处已经确认。从2010年底——2011年上半年,陆续有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刚教授、山西省社科院杨晓国研究员、芮城县水文地质勘测专家时定乾、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李安纲、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道教全真千峰先天派二代衣钵嫡传掌门人席春生道长及其弟子雷向阳、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宗教与文化研究学者王敏琴教授等前来考察,反复推敲验证,无不认为纯阳上、下宫之间的山水地貌、其上的道教宫观遗址的位置及其名字、村庄的名字等,鲜活地证实了这一地带是一副名副其实的“天、地、人合一《内经图》”。现将芮城县政府当年的考察报告照录如下(由芮城县政府办公室提供):
       《芮城天人合一内经图》由自然地形地貌和道教宫观建筑两部分构成。位于东经110º15′25″—110º15′33″、北纬34º36′—34º39′,东西长12km,南北宽24km,分布总面积288km²。这里的自然地形地貌北高南低,由山地(山)、倾斜平原(阪)、黄河河谷(川)三部分组成,南北走向的冲沟贯穿其中。山地形状恰似《内经图》的头部(上丹田),《山海经》称之为“渠潴之山”。其中,九峰山的名称、位置均与《内经图》的九峰山相对应;境内最高峰方山的位置与《内经图》的巨峰顶相对应;方山滴水崖下泉眼的位置与《内经图》的郁罗萧台相对应。倾斜平原构成《内经图》的中部(中丹田)。黄河河谷为《内经图》的下部(下丹田)。冲沟的形状极似《内经图》的脊椎,且走向一致。冲沟两侧,在山地有诸多小山峰包围,在倾斜平原有许多小冲沟呈羽状分布,在黄河河谷有黄土丘星罗棋布,与《内经图》脊椎两侧的形状吻合。冲沟中的地表水,由高到低注入黄河,《山海经》中称之为渠潴之水,《水经注》名为永乐涧,与《内经图》中的水系完全一致。
       在这一自然地形地貌上,分布有12座道教宫观,均为元代建筑,所处位置与《内经图》上的许多重要部位分别一一对应(详见《芮城地形图与内经图重合对比说明表》)。因此,《芮城天人合一内经图》应是道教全真道传世《内经图》成图的基本蓝本。
       根据文献记载、建筑遗迹上的构件、柱础、断壁砖瓦等,专家们断定绝大部分道教宫观都是元代始建,如纯阳上宫(1252),永乐宫(1247),玉泉观(1241),玄逸观(1280),等等。又因为道教全真始祖吕洞宾就出生在芮城纯阳下宫附近的村庄——永乐镇招贤村(靠近黄河),他又在纯阳上宫附近九峰山的山洞里闭关修行十九年,他的智慧使他能洞悉黄河之北——中条山之南这南北24公里,东西12公里的充满阳气的区域内的山川河流走势、地形地貌,无不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经脉穴位相暗合。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测是他首先创制了《内经图》,之后道教全真教的后世弟子们便在与人体关窍相对应的关键位置上建造了宫观,以充分利用这一块大自然赋予的“山之南,水之北”的纯阳之地,快速提升弟子们的丹道修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内经图》上的诗词除了少量引用《黄庭内景经》的部分以外,大多是吕祖的诗词。
       笔者以为,《内经图》的名字除了可能来自于《黄庭内景经》以外,还有可能来自《黄帝内经》。“内景”指的是十三位身中之神,包括“面部七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纶,齿神崿锋字罗千)和“六腑真人”(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肾神玄冥字育婴,胆神龙曜字威明)(务成子注,2015:20),《黄庭经》的修法不仅以存神、吞气、咽津、握固等方法为主,还依据《黄帝内经》,强调五脏六腑的配合,形成了医道合一的修炼方法。基于《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天人合一”实际上是“天、地、人”三者的合一,由于“天地”总是同时起作用,而且难以为普通人所了解,所以一般总是被人们共尊为“天”(王敏琴,2023:17), 但在芮城的实际环境中,提出“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内经图》文化有利于突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
       了解了《内经图》的来历后,我们应该怎样活化利用道教全真祖庭——芮城吕洞宾故里“天、地、人合一《内经图》”文化,并为申遗做好准备呢?
       芮城有仙山(九峰山)、有母亲河(黄河)、有独特的“天、地、人合一《内经图》”文化……这些,孕育了独一无二的芮城。讲好芮城故事,就是要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让全国、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芮城,吸引更多人来芮城听故事和切身感受芮城故事。因此建议:
 
一、做好文化阐释,为芮城“天、地、人合一《内经图》”文化申遗创造条件。
       文化申遗和讲好芮城故事,需要对“天、地、人合一《内经图》”文化做系统阐释和深入挖掘。“天、地、人合一《内经图》”文化阐释应系统、完整、全面、客观,经得起各方质询。内容应包括“天、地、人合一《内经图》”文化本身和各宫观遗址的具体说明;当年古人在每一遗址处修建宫观的原因和目的;结合“天、地、人合一《内经图》”文化,古人是如何利用这些位置修行的;这些建筑遗址在今天的现实意义等。然后把这些资料做成“天、地、人合一《内经图》”文化故事,在各遗址处和各大媒体广泛宣传。这些宝贵的资料,还可以出版、收藏,做成文宣产品和开发文创产品等等。
 
二、建议打造以芮城“天、地、人合一《内经图》”文化为核心的大文旅项目,带动经济发展。
       仙山有仙气,有灵气,芮城“天、地、人合一《内经图》”中的各宫观遗址都是风水宝地,要合理规划、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时文化赋能,配套开发旅游资源。建议:
1、对已探明位置的12处宫观遗址,按申遗所需条件进行合理保护。建议将原遗址位置圈起来就好,不需要重建,游人在远处观瞻即可。无论申遗与否,都建议做这样的保护,这些建筑遗址,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标志地,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标志地,遗址保持原样,更值得缅怀。
2、在每处遗址附近修建小型数字化沉浸式博物馆,以数字形式展示原遗址上的宫观模型和相关文物,并配上详细的说明和文化阐释等。每处遗址的故事一定要精彩,一定要讲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些小型博物馆同时也是景点,应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比如修建步行栈道和休息区等,便于游客参观、研学和旅游打卡。
3、合理利用每处遗址周边的闲置窑洞,重新装修成道文化爱好者修行和体验的场所,并统一管理。同时,也应提高周边民宿和酒店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4、根据每处遗址位置和环境,结合景区内旅游资源,开发房车、帐篷等营地项目,鼓励自驾游和冬、夏令营等活动。政府配合做好配套设施、相关服务和管理工作等。
 
三、以教育产品和文化产品带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通过学习《内经图》,我们知道,人体有上、中、下三个丹田。对应上、中、下三个丹田,建议从三个层面打造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文化+教育+旅游项目。
1、 下丹田——对应普通人群,打造《内经图》康养文化基地。
芮城有仙山、有福地,建议打造以内经图文化为主题的康养文化基地,开发以大中医为特色的康养疗愈和文化休闲的大健康产业。根据芮城地域特点,建设以中草药种植和加工、中医药研发、中医药文化研学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2、 中丹田——对应青少年,开发适合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研学项目。
芮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提议在此处修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心(这将是国内首次立足于“天人合一”系统展示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内容涵盖古代天文、古代人文、古代自然科学、古代生命科学等),开展以晋、陕、豫大中小学生为重点人群,辐射全国和全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研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心还是适合各类人群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旅游项目。
3、上丹田——对应高端人群,针对道文化师资培养,打造全球道文化传承圣地。
芮城九峰山是中华道文化圣地,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文化传承,首先要后继有人,所以人才培养是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建议把这里打造成全球道文化朝拜圣地、师资输送地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1)广邀各界有识之士,组建师资和顾问团队。
(2)打造全球道文化高端培训和实修基地。
(3)建设中华大中医培训基地。
(4)建设东方心理学培训和心理健康疗愈基地。
(5)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研究基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创新发展,是我们的任务和使命!我们愿联合各界有识之士,为道教全真祖庭——芮城吕洞宾故里的“天、地、人合一《内经图》”文化申遗和芮城经济文化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本文作者王敏琴:湖南大学教授,程铃: 北京诚仁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四十八期:吕祖“黄粱梦觉”的长安酒肆在哪里?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四十八期:《七真言行集》(第九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