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十期:年画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6-11-25    来源:西安八仙宫弘道部整理     作者:文武

 

    年画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 多数地方都有过新年张贴新年画的习俗, 因一年更换, 或谓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 故称“ 年画” 。 我国各地对年画的称谓各不相同, 例如: 北京叫“ 画片” 、“ 卫画” , 苏州叫“画张” , 浙江叫“ 花纸” ,福建叫“ 神符” , 四川叫“ 斗方” , 不一而足。
    年画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 就有人把绘图的桃符挂在门外,借以“避凶祛邪”。传说, 唐太宗李世民病中受到鬼怪之扰, 使尉迟恭和秦叔宝两位将军去为他守门, 方得安宁。后来, 人们为求得吉祥平安, 就在农历年的前一天, 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在门上, “ 驱鬼镇邪” 保安宁, 这就成了人们常说的“ 门神”、“ 门神画” 。
   
六朝之前, 年画主要是以“ 门神” 、“ 门画” 为主要内容, 令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而畏之。六朝之后, 年画的内容由镇邪纳福变为吉祥欢乐, 梁朝刘锁的《少年行乐图》, 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可算是年画的鼻祖, 对后来年画的发展, 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到了唐五代, 年画发展成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其色彩、格调也更加完美和协调, 体现了大唐盛世的太平和繁荣。如《丰稔图》、《福禄寿三星图》、《游春仕女图》、《捕蝶图》、《牡丹图》等。这些年画体裁新颖, 色彩艳丽, 栩栩如生, 艺术造诣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标志着年画的逐渐成熟。
    
宋代时期, 雕版印刷术兴起, 年画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并逐步演化成了有着色、套色的木版年画, 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有祈福图、喜庆图、耕织图、日历图、仕女图等, 如民间流传的描绘班姬、赵飞燕、王昭君、绿珠四位绝色美女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和《关张五虎将图》等。
   
明代的年画, 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出现了颇有名气的《福禄寿喜》、《麒麟送子》、《天宫赐福》、《龙凤呈祥》等。
    
清代时期,年画的制作达到了高潮, 出现了“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的盛况,尤其是木刻年画大行其道,天津的“ 杨柳青”、苏州的“ 桃花坞” 、山东潍县和四川绵竹的年画自成流派, 各具特色, 在版画史上皆具重要地位, 诸多年画还被传入英国、德国和日本。
   
我国的年画不但源远流长,而且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一般来说,按印制工艺分,可分为木板年画、水彩年画、扑灰年画、胶印年画; 按着色层次分可分为单色年画、黑白年画、彩色年画;按年代长度分,可分为古代年画、近代年画、当代年画;按年度月份分,可分为年度年画、月份年画等。千百年来, 年画不仅是新年五彩缤纷的点缀, 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 对于那类时事题材的年画, 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这种内容够得上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包蕴着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年画艺术不断获得完善、提高和发展,在印刷制作上也 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更加精美。一些融入现代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新时尚,反映我国人民健康幸福生活和精神风貌题材的年画,如《五谷丰登》、《地喜天欢》、《健康长寿》、《百鸟朝凤》、《迎春接福》、《连年有余》、《鲤鱼跳龙门》等, 深受人们喜爱。
   
现在,每当新年来临,在我国的许多农村地区的家庭仍然张贴年画,用这种传统的方式欢庆新年。在城市里,虽然再很少有人张贴年画,却仍然被使用新的方式传承着,例如:一些精美的年画被印在年历上、台历上、贺卡上,被制成电子邮件、被编辑成微信等在朋友亲人间相互传送, 更给节日增添了温暖和幸福。


相关热词搜索:年画 门道 第十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十期:一字之差大相径庭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十期:浅谈儒学修身用世的人文精神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