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二十二期:《居士传》中的张伯端
时间:2017-02-15    来源:八仙宫弘道部整理     作者:王宝坤

    《居士传》是清代前期佛教居士知归子彭绍升所编撰的一部古代佛教居士的传记汇集,也是目前唯一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具有佛教信仰而又未出家的人士的传记专辑。由于彭绍升具有深厚的佛学修养、对儒家、道家思想都有精深的研究,而又不拘门户之见,凡具有佛教信仰、或者具有儒家、道家思想熏陶, 而在佛教修学方面较为突出的人士之“同见同行”者,皆予以收录。由于该书突出历代居士的入道、悟道、修道的因缘,所以,在佛教僧俗界内有很大影响。其中, 宋代著名的道士张伯端因为在参悟大道方面往往与佛教禅宗相通, 也被作为居士收录于书中,并在按语中做了特别强调。     彭绍升(1 7 4 0 — 1 7 9 6) ,字允初;号尺木,又号二林居士,又号知归子;法名际清, 苏州人。儒学世家,祖、父都有高名。他自幼聪颖, 先读儒书, 好陆王心学, 又喜道术,曾习丹法三年。偶读佛书, 焕然心解。著述颇多,有《一行居集》《二林居集》《观河集》《一乘决疑论》《华严念佛三昧论》《净土三经新论》《居士传》《善女人传》等书行世。
    
《居士传》 成书于乾隆四十年(1 7 7 5) 秋, 作者博采史传、灯录、佛典、佛籍、诸家文集、百家杂说等二百余种, 历时五年多, 才编撰而成。后收入《卍字续臧经》, 成为研究居士修行与生活的重要参考资料。
    
《居士传》中将张伯端传列入第二十三篇,题为《张平叔传》并附其弟子王邦叔简传。正如知归子在 “ 发凡”中所言, 所有列入传记的要“ 详其入道因缘、成道功候, 俾有志者各随根性,或宗、或教、或净土, 观感愿乐, 具足师资。” 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修行解脱的参照。所以, 在收录张伯端的传记史料中, 是以拜师、修行、悟道、传承、收徒等几个环节为主要内容来编辑的。
   
传中言,张伯端师从刘海蟾,授以丹法,久之,洞彻法源。传中记载张伯端言行极为简略,但是,收录了张伯端的两篇作品,却基本表明了其入道、传承特别是“悟道”的内容,一篇是《悟真内外篇》序,序中言: “人之生也,皆缘妄情而有其身。有其身则有患,若无身,患从何有? 夫欲免夫患者,莫若体夫至道。欲体夫至道,莫若明夫本心。故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这段文字体现了张氏对道的体悟,对心的认识,这与《 道德经》《清静经》等道教经典的内容是一致的,也和佛教禅宗“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的内涵有一致性。实际上, 张伯端所处时代, 正是宋代禅宗一家独大的盛期,儒释道三教相互争胜的严峻时代已然过去,而是进入了相互吸收各家所长、相互交融整合的时代, 所以,儒家、道家和佛家入道的关键,都在于“悟道” ,正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所言“道属悟,不属修。”禅宗祖师还有“悟后起修”的说法,所以,“ 悟道” 是三家都非常重视的修道环节。而张氏接着对心、道之妙用论述精深,在序末还谈到:“奈何凡夫,缘业有厚薄,性根有利钝,纵闻一音, 纷成异见。若有根性猛利之士,见闻此篇,则知余得达摩诸祖最上一乘妙旨, 可因一言而悟万法也。”张氏对禅宗精准的认识可见一斑。
   
另一篇是张氏所撰《无心颂》偈颂,颂中言:“堪笑我心,如顽如鄙。兀兀腾腾, 任物安委。不解修行,亦不造罪。不曾利人,亦不私己。不持戒律, 不拘忌讳。不知礼乐,不行仁义。人间所能, 百无一会。饥来吃饭,渴来饮水。困则打睡,觉则行履。热则单衣,寒则盖被。无思无虑,何忧何喜。”这种言说内容和方式与禅宗三祖僧璨所著《信心铭》一脉相承,当然,禅宗有禅宗的传承和禅法,但是,精神指向有高度的一致性。
    
传记言,张氏年九十一,趺坐而化。用荼毗法,得舍利千百,大者如芡实,色皆绀碧。这几乎与佛教高僧圆寂时所出现的情形没有差别。
   
最后,传记还就其弟子王邦叔在张氏的指点下,迅速悟道的情形。邦叔追随张氏九年,张氏说:“道在我心,人人有之, 贤者不加多,愚者不加少。… … 汝固有之物,寻之不得,何也? ”邦叔夜坐至五更, 大悟,通体汗流, 待旦,呈颂曰:“月照长江风浪息,鱼龙遁迹水天平。个中谁唱真仙子,声满虚空万簌清。” 张氏看罢问:“谁唱谁听? ”邦叔再颂曰:“ 莫问谁,莫问谁, 一声高了一声低。阿谁唱? 阿谁听? 横竖大千说不尽。先生有意度迷津,急撞灵台安宝镜。镜明澄静万缘空,百万丝条处处通。斗转星移入睡定,觉来红日正当中。” 张氏即出金丹图授之,止于罗浮, 后三十年坐逝。这段文字放入禅宗灯录中绝不逊色,在这样的境界当中,也难以辨认佛耶道耶,这也可能是知归子收录在此的根由。
   
知归子在末后的按语中言,平叔虽志慕金丹,其所论撰,往往契西来大意。于老氏之徒,可谓具正知见者,故表而出之。明清时代,三教合流。没有深入其中,难以辨其差别。正如发凡中所言:“或问三教异同,曰,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机者执之即异。总从一性起用,机见差别成三。迷悟在人,不在教之异同也。”这是一位佛教居士对儒释道三教的深刻认识,难能可贵。这也是中华文化至明清时期如河流入于汪洋一样,深湛博大,难测其际了。所以,张伯端师徒之悟道因缘对三教学者来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居士 张伯端

上一篇:玄门道语二十二期:素德真人夏志诚
下一篇:《玄门道语》二十二期:物我同乐话《秋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