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二十二期:素德真人夏志诚
时间:2017-02-15    来源:八仙宫弘道部整理     作者:王芳妮

    夏志诚(1172-1255),初号清贫道人, 仙逝后于至大三年(1310)被赠“无为抱道素德真人”,是邱处机祖师门下“ 十八宗师” 之一。
    夏志诚为济南章丘人,其祖上世代务农,以广积善缘闻名于乡里,从不做不义事。家族世代以安守本分传家,祖上从来没有是非诉讼之事。其父亲名为夏珍,生有三子,夏志诚为长子,他生得体貌魁伟,禀性敦厚善良,生性简朴恬静,不苟言笑, 自七八岁幼童时期就有方外之志。至20岁弱冠之时,坚决不愿意娶妻成家,常常忧虑世间生死性命之事。等到两位弟弟长成人,并且成家之后, 嘱咐他们要好好奉养父母,自己则求父母允许他出家,但父母最初并不同意。等到泰和改元(1 2 0 1 ),夏志诚又去向父母表明出家之志,父母也知道其志坚定,不能改变,只得随了他的心愿。
    夏志诚径直前往栖霞太虚观,拜师长春真人邱处机,参求玄理。他跟随左右, 直接受教于邱处机,每得到一些感悟,就深深地记在心里,朝夕不替。夏志诚读书不在于广博,他不愿读世间普通的书,而是认真钻研学习《道德经》, 一日即可记住一千字。夏志诚做事即便不被认识和知道, 也是躬躬勤勤, 并每每做其他人所不愿做的繁难之事。 贞祐中(1 2 1 3 - 1 2 1 7 ),外夷经常扰乱, 海州被匪徒所占据,海州的道众实在无计可出,邱处机遂命夏志诚前往想办法, 夏志诚没有做任何推辞即前往海州。到达之后,想办法解决事情, 使很多人得以避免不幸。众人见其得到师父之令径直前往,虽然知道前方为“ 虎兕甲兵” 的危险之地, 而仍然无所避忌, 毅然前往,因此教内弟子对其敬仰爱戴, 声望很高。
    己卯(1 2 1 9 ),邱祖奉召前往西域, 夏志诚也随之同去。向北前行到居延沙漠地带, 由于长时间奔波数万里, 同行中有人的马匹疲倦不堪死亡了,夏志诚遂将自己的马匹让给他人骑, 而自己则徒步前行, 可见在困难和灾难面前他先人后己、苦己利人的德行。
    后来他跟随邱祖东还燕京,开始广为传教,教风日盛,远近前来烧香参拜的人多如闹市。每当有信众所敬奉的珍宝财物,夏志诚从不在乎其价值多少,而遇到前来向他求财的人时,则毫不吝啬地给予他人。邱祖看中夏志诚为人诚实,命其掌管玉虚观。没过几年,夏志诚就冲破阻力拄着拐杖前来邱祖处, 放弃了玉虚观的一切,可知其并不在意身外之物。邱祖遂又命他掌管白云观教事,夏志诚竭尽全力带领道众兴教门之风,道众都十分信服和爱戴其德性。
   丁亥(1 2 2 7 )秋天,农历七月,邱祖仙逝,清和大师尹志平主掌教门,壬辰年,尹志平命夏志诚为长春宫提点。与众多道众相处时,夏志诚从来没有独尊自大之心,道众若不问其问题, 他就可以一整天都不说话,有问题时他则欣然回答,其所说的话也仅仅是劝众人行道而已。在纷繁嘈杂的环境中,夏志诚不管是乞丐、衙门的差役还是教徒中修行不高的人,哪怕只是一些故意来捣乱的人,只要与其交谈,他就能与之谈笑;对贵族与位高权重之人,也不分等级亦平等对待,可见夏志诚内心中没有分别之心,对信众一视同仁。壬寅(1 2 4 2 )秋天,夏志诚已掌管长春宫十多年了,遂以年事已高请求让贤,道众虽十分不舍,但他却去意已决,几番推辞,遂辞去职位。虽然他已经退居闲处,但每次到集体劳作之时,他都带头积极参与,达到忘我劳作的状态。
    夏志诚在邱祖身边服侍其左右,数年如一日,对师父之事十分上心,没有一刻不用心。经常整日敬谨端直地坐着,仿佛石头一样岿然不动,虽然面对着外界的喧哗混乱之声,也仿佛听不见,像土木偶一样。不认识他的人看见他以为他是傻呆的人,有时候有人前来跪拜,请求夏志诚解说方外先天的一些道理,他经常都能够明白地讲中其关键之处,实际上他之所以不经常开口说,是因为他的涵养深厚,是一个不受外界事物纷扰,保持内心心境宁静之人,也就是“ 撄宁”之人。总的来说,夏志诚处理教事很专心,立身处世很真诚,对待财物则很淡泊,管理道众很宽厚,侍奉师父很恭敬,接人待物很谦逊,而这些都是因为其学习领会了《道德经》纯正的内涵。
    戊申(1 2 0 8 ),掌教真常真人授予夏志诚“ 无为抱道素德清虚大师” 之号, 并且赐予其金冠锦服。乙卯(1 2 5 5 )八月初六, 夏志诚仙逝, 享年八十三。教门之人将其衣冠葬于五华山 。

相关热词搜索:素德 门道 真人

上一篇:《玄门道语》二十二期:孙思邈《千金方》中的道教慈善思想
下一篇:《玄门道语》二十二期:《居士传》中的张伯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