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二十二期:孰知茶道全尔真——传统文化之茶
时间:2017-02-15    来源:八仙宫弘道部整理     作者:王宝坤

    茶与道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大贡献。茶并不只是产于中国, 但是, 茶确实因中国文化因素而传遍全世界。中国自上古就重视“道”, 轩辕黄帝最早一统天下, 但还是恭恭敬敬问道于广成子。何谓道? 老子言“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 道, 强为之名曰: 大。” “ 道” 是一个极具抽象性的哲学范畴, 这种回答对现代人而言, 等于没有回答。“ 道” 又在哪里呢? 庄子说: “ 无所不在。” 所以, 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天道、地道、人道、自然之道、治国之道、用兵之道、用人之道、易道、医道、对弈之道等多种说法, 各行各业、 各个领域, “ 道通为一” , 可见,
“ 道” 相当于规律, 用在什么领域, 就会有相应的“ 道” 。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内涵深厚的茶道。
   茶与传统文化
   茶道并非空穴来风, 是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密切联系的。中国古代从汉代开启了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交流纷争, 茶自然与儒、释、道三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茶文化的千姿百态及其盛大气象, 是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茶文化最大限度地吸取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 融汇了三家的基本原则, 从而体现出“ 大道” 的中国精神。宗教境界、道德境界、艺术境界、人生境界等共同形成了中华茶文化极为深湛而独特的景观。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可以说, 没有这一基础, 茶无以形成文化。

    茶与儒家文化
    儒家茶文化代表着一种中庸、和谐、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 其间蕴含的宽容平和与“ 勿施于人” 的心态, 恰恰是人类的个体之间、社群之间、文化之间、宗教之间、种族之间、姓别之间、地域之间、语言之间、乃至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处之道, 相互尊重, 共存共生, 这恰恰又正是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宇宙伦理、社群伦理和人道原则。能以清茶一杯, 体现这些原则, 加强这些原则, 这岂不是一幅儒学的天地中和境界吗? 唐人刘贞亮提出饮茶十德, 典型地表现了儒家思想的内涵, “ 以茶可行道” , 实质上就是指中庸之道。因为“ 以茶利礼仁”、“ 以茶表敬意”、“ 以茶可雅志”, 终究是为“ 以茶行道” 而开路的。茶道以“ 和”为最高境界, 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和谐或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无论是宋徽宗的“ 致清导和” , 还是陆羽的谐调五行的“ 中” 道之和, 还是斐汶的“ 其功致和” , 还是刘贞亮的“ 以茶可行道” 之和, 都无疑是以儒家的“ 中和” 与和谐精神作为中国的“ 茶道” 精神。这也是理解中国茶道秘密的钥匙之一。
    茶与道教文化
    道教与茶文化的渊源关系最为久远而深刻。道家“ 道法自然” 的观念, 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及思想认识的源头。道无所不在, 茶道只是“ 自然” 大道的一部分。茶的天然性质, 决定了人们从发现它, 到利用它、享受它, 都必然要以上述观念灌注其全部历程。人们还从老庄思想中演绎出长生不死的“ 仙道” , 茶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 与道教发生了原始的结合。陶弘景《杂录》有“ 苦荼轻身换骨, 昔丹丘子黄山启服之” 的记载, 而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
余姚人虞洪, 入山采茗。遇一道士, 牵三青牛, 引洪至瀑布山, 曰: “ 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 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 可以相给,祈于他日有瓯栖之余, 乞相遗也。” 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 获大茗焉。
    丹丘子为汉代“ 仙人” , 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教人物。陆羽《茶经· 八之出》关于余姚瀑布泉的说法即为明证:“ 余姚县生瀑布泉岭, 曰仙茗, 大者殊异。” 此处所指余姚瀑布与《神异记》中的余姚瀑布山实相吻合, 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确为产茶名山。因此“ 大茗” 与“ 仙茗” 的记载亦完全一致。这几则记录中的“ 荼” 与“ 茗” , 也就是今天的茶。蕴含于“ 茶道” 中的自然观, 即使是佛家人也不可避免的体会到这种内涵。如唐代著名诗僧皎然曾赋《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喻茶为“ 何似诸仙琼蕊浆” , 认为“ 此物清高世莫知” , “ 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 。深刻揭示了茶文化的自然意蕴。唐人卢仝有著名的《七碗茶》也写到饮茶至飘飘欲仙的境界:“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 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 “ 自然” 的理念导致道教清心寡欲、清静无为、淡泊超逸的心志, 它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 这就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随着道教的发展, 在名山胜境宫观林立, 几乎都栽种茶树, 宫观道士流行以茶待客, 以茶作为祈祷、祭献、斋戒, 以及“ 驱鬼捉妖” 的祭品。
    茶与佛教文化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内地, 至唐时进入盛期。佛教修行之法可概括为“ 戒、定、慧”无漏三学。“戒” 的内容广泛,其中一条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 等意义深邃,但坐禅修行是必须的修法,坐禅时要求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 而进入禅修的境界。茶点可以助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历古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僧人坐禅,又称“ 禅定”。唯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 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去除困倦, 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佛家有“ 茶中有禅” 、“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叶同为一味, 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 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茶与佛教的紧密程度是空前的。饮茶成了禅寺的日常制度,成了僧众们的生活内容,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庄重肃穆的饮茶礼仪。
    唐代有位高僧从谂禅师(7 7 8~8 9 7) , 常住河北赵州观音院, 人称“ 赵州古佛”。从谂以茶喻禅, 每次开示学人之前都要带句“ 吃茶去” 。 清代《 广群芳谱· 茶谱》 引《 指月录》记有其事: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 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 后院主问曰: “ 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 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召院主, 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 — 并非要你直接吃茶而是要你作当下“悟道” 。自此以后, “ 吃茶去” 成为著名的茶文化典故。
    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今天,茶依然是人与人之间最方便的调剂品,也是商业贸易、甚至国际贸易的重要构成。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的今天,很多历史传统被甩掉了,但是,茶, 依然在,依然延续着上古之人澄怀悟道的幽邃之风。

相关热词搜索:茶道 门道 传统文化

上一篇:《玄门道语》二十二期:道学普及常识
下一篇:《玄门道语》二十二期:信仰的意义和作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