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四十六期:《前赤壁赋》中的道家思想
时间:2023-09-20    来源:八仙宫网络平台整理     作者:潇予


《前赤壁赋》中的道家思想
文\潇予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精通诗歌文赋、书法绘画、为官施政上是一把好手,研习哲学佛学,在美食上也颇有研究,是文人墨客里不可多得的全才。在政治上,他继承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而生活的风雨,却铸就他了一个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心境。
       早年的苏轼,饱读儒家诗书,怀着经世济民、致君尧舜的抱负和积极入世的精神。然而他的才华太耀眼夺目,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于是他们费劲心思制造了一场舆论风暴,将苏轼排挤到了朝堂之外,此事正是“乌台诗案 ”。一时间,苏轼跌落神坛,从文坛大家变成了朝中罪臣。命运的大起大落会打败很多人,被贬谪黄州的日子曾是苏轼一生最困难的时期之一,他却没有因此一蹶不振。他与友人游山玩水,归于自然,畅谈古今,感悟人生。在宋神宗元丰五年,他写下了名篇《前赤壁赋》,借此抒发胸怀抱负。
       那是一个初秋的月夜,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这里的赤壁实是黄州的赤壁矶,并非历史上发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清新凉爽的风缓缓吹过湖面,水面却没有任何波澜,就像此刻苏轼的心境一样平缓。他们享受着清风、白露、月色与天光,吟诵着《诗经·月出》。在皎洁的月光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用王勃的诗句来形容,即“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人心胸开阔,感到无拘无束。仿佛只身到了仙境一般。“御风 ”、“成仙 ”之词涌入脑海,这正是道家所追求的顺应自然、超脱人间羁绊和束缚的生活,展现了“天人合一 ”的思想,更是苏轼在被贬后的精神慰藉与心灵寄托。一曲洞箫,凄切婉转,气氛从欢乐转换为悲凉。客人也发出了感慨:曾经的英雄逝去,只见江水滔滔,辉煌终会过去。更何况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对于天地而言人类就像蜉蝣,沧海中的粟米一样渺小。人生短暂,遗憾何其多。“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不能实现永存的愿望,就随着箫声寄托在秋风之中吧。客人此刻的观点是道家隐逸思想的反映,对于当时的文人而言,当他们怀才不遇或是人生失意时,往往会陷入苦闷与低迷,苏轼也有这样的忧愁。当道教主张的出世思想与他在政治上积极入世的原则发生了碰撞时,他选择了取其精华,从人生无常的迷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客人“羡长江之无穷 ”,愿“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便用江水、明月比喻: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前一秒的你已经不是这一秒的你了;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宇宙无穷无尽,人类绵延不息,不必去羡慕天地永恒,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 ”了。渺小与广大、须臾与无穷、盈与虚、物与我的辨证关系,道出了苏轼的豁达超脱,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精神状态。物各有主,人各有命,有些缘分是无法强求得来的。值得慰藉的是,世间最好的事物都是免费的,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可以徘徊其间自得其乐。客人与苏轼相互辩驳后,最终认识归于一致,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脱。
       千年之后的我们,虽不曾经历苏轼的贬黜与放逐,但生活的失意与无奈却有着感同身受。在人生沉浮中,他几乎遍体鳞伤,但他总能从落寞中抽身,渐渐明白世事难求成全,唯有清风与明月不可辜负。无法改变的事,就不要为之伤感,只管“诗酒趁年华 ”就好。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
       林语堂曾说,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四十六期:品味道教名词名句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四十六期:如婴儿兮,复归自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