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门道语 > 正文

《玄门道语》第十二期:【道门知识】道教服饰
时间:2016-12-09    来源:八仙宫弘道部整理    

    道教服饰,是指道教徒的衣着穿戴,又称“法服”、“道服”、“道装”等。道教服饰是汉族的传统服装, 基本上没有随着不同时代的服饰发展产生变化。《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说: “ 古者衣冠, 皆黄帝之时衣冠也。自后赵武灵王改为胡服, 而中国稍有变者, 至隋炀帝东巡便为畋猎, 尽为胡服。独道士之衣冠尚存, 故曰有黄冠之称。”
   
早期道教服饰, 并无严格规范, 自从南朝陆修静“ 立道士衣服之号” 之后, 才开始形成定制。陆修静“对上下接,谓之俯仰之格,披、褐二服也。”披,即披肩,又作“帔”;褐,作“袍” 解。此后, 道教服饰逐渐定型。《三洞法服科戒文》又将道士服饰分为初入道门、正一、道德、洞神、洞玄、洞真、三洞讲法师七种品第, 并以不同的巾、冠、褐、裙、帔等加以区别。全真派受戒道士的服饰在《初真戒》中也有具体规定。《三洞法服科戒文》就说了四十六条关于法服的规戒, 《初真戒》亦有四十六条关于戒衣的戒律。可见道教对其服饰相当慎重。

    道教服饰可以分为道巾、道冠、道袍、鞋袜、佩饰等五个部分。

    道巾指道教徒戴的帽子。俗言“道有九巾”,历经变化,现在流行的九巾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包巾等九种。
    混元巾:又称“ 冠巾” 。圆形,硬壳,帽顶有洞,可以露出发髻。后上部稍高起,以示超脱。混元巾是道教最正式的头巾,规定举行“ 冠巾” 仪式拜师之后的道士方可戴用。全真派高功在举行斋醮科仪时均用此巾,并在露出的发髻上面别以道冠。正一派道士将混元巾和道冠缝在一起戴用, 有的帽顶还折出方角,成为混元巾的一种变体, 亦称“ 网巾” 、“ 角冠” 。
    庄子巾: 又称“ 南华巾” 。帽底圆形, 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 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饰有“ 帽正” 。
    纯阳巾: 亦称“ 乐天巾” 、“华阳巾” 、“紫阳巾” 、“九阳巾” 或“九梁巾” 。帽底圆形, 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 以示超脱。帽前上方有九道梁垂下,“ 九” 为纯阳之数, 代表道教“ 九转还丹” 之意。帽前正中镶有帽正。
    浩然巾:即“ 风帽” 。里面絮以棉花, 可御风挡寒。
    逍遥巾:一块方形或圆形的巾料, 包于发髻之上, 系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 称为逍遥巾。另有一种是用庄子巾或纯阳巾, 饰以美观的云头图案, 帽后缀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亦称 “ 雷巾” 。荷叶巾:外形类似庄子巾, 帽底圆形, 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镶有帽正。帽子有褶如同荷叶, 故名。
太阳巾: 即草帽或棕笠,用于夏季。为了和社会上有所区别, 在帽顶掏洞露出发髻, 或在帽沿上绘以八卦、太极等道教图案。
    一字巾:即一根束发用的带子,两端各缀一片帽正,两片帽正相叠扣在一起, 就能戴在头上。这是最为简便的一种道巾。
    包巾:又称“ 扎巾” ,是一块方形布料,四角缀有带子, 可以勒在头上。帽前正中可饰帽正, 但多数不用帽正。包巾是道教最不正式的一种头巾。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 多为木制,只在参加宗教活动时才可戴用,其他非正式场合, 则须摘下。按其不同用途, 可以分为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等五种。
    黄冠:又称“ 月牙冠” 或“ 堰月冠” ,俗称“ 冠子” 。月牙状,下沿有相对两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面。这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
   
五岳冠:又称“ 五岳真形冠” 或“ 五岳灵图冠”。覆斗形,上刻“ 五岳真形图” 。受过三坛大戒的道士, 方可戴用。
    
星冠:又称“五斗冠”,覆斗形, 上刻东西南北中五方斗宿图案。道士拜斗时戴用此冠。
    
莲花冠:又称“上清冠” , 状似莲花式,冠顶插有如意头。高功做道场时戴用此冠。
   
五老冠:围戴头部之冠。无顶,莲瓣形,五片莲瓣上绘有“ 五方五老” 的神像。两边垂有两条剑头长带,上有神像图案或“ 太乙救苦天尊” 字样。一般在做施食道场时, 高功戴用此冠。
   
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均肥大宽松, 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
   
大褂: 大襟, 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 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 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 代表法天之意。
    
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 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
   
戒衣:黄色,大襟,长及腿腕, 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
   
法衣:又称“ 天仙洞衣” 。对襟, 长及小腿,无袖披, 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 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紫色法衣。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取义于道祖老子 “紫气东来” 的典故。
    花衣: 又称“ 班衣”,亦属法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面亦有各种绣花图案, 但比法衣简洁, 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 众经师穿着此衣。也有红色或黄色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称为“经衣”。
    衲衣: 亦称“ 衲头”,大襟, 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 可御风寒。  
   
道教徒所穿的鞋,常见的日常穿用有: 的黑色深口的圆口鞋、较为正式的双脸鞋、鞋帮为黑白相间条形图案的十方鞋、用麻绳编制的麻鞋等; 用于宗教活动的主要是鞋帮上衬以云头图案的云履或朝鞋、黑色高筒白漆厚底的道靴、彩锦浅帮圆头厚白底的云鞋等。
   
道教规定,进入殿堂必须穿上高筒袜子,又称“ 高靿袜子” ,俗称“ 白袜子” 。白色代表白云,象征遨游天界。近年出现一种“ 筒子袜”,即把高筒袜子的袜脚部分去掉、只用其袜筒部分,适合夏天穿用。
   
道教徒经常佩戴的各种饰物用品主要有:道簪: 俗称“ 簪子” 。为道士盘别发髻之用。一般用黄杨木或玉石、金属制成。条状,略呈弯曲,亦有直形。
    
帽正:多为玉制。方形, 镶在帽前正中,有检查道巾是否戴正的作用。
    慧剑:是道袍上的一种装饰。为两条剑形长带, 缝于道袍的纽扣部位。唐末道人吕洞宾称自己的剑术“ 一断烦恼, 二断色欲, 三断贪慎” , 慧剑的寓意即在于此。
    另外,以前的道士还经常佩戴辟邪除魔的佩剑、舍药疗疾的葫芦、扫除心垢的拂尘、演唱道情的鱼鼓、化缘盛饭的箪瓢、代表“阴阳循环,周而复始”之意的阴阳环等,现在的道士多已不用。


相关热词搜索:道教 道门 服饰

上一篇:《玄门道语》第十二期:全真道的财富观
下一篇:《玄门道语》第十二期:北岳悬空寺

分享到: 收藏